作者:黄辛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8/12/4 12:00:38
选择字号:
东方科技论坛:争取实现分子机器“做有用功”

本报讯(记者黄辛)以“超分子化学:科学前沿与技术创新”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近日在沪举行。中科院院士颜德岳和田禾等30余位专家围绕分子识别与组装新范式、分子机器构筑新方法和输送型分子机器等展开研讨。

院士专家建议,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更加聚焦具有重要实际应用前景的超分子结构和技术,促进超分子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带有超分子特色的应用研发,从而实现中国超分子化学研究跨越发展。

超分子化学研究非共价键作用力驱动的分子识别和自组装及由此产生的超分子或自组装体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等。1987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Donald J. Cram、Jean-Marie Lehn和Charles J. Pedersen,以表彰他们在选择性分子识别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这标志着物质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超分子化学诞生。

会议执行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黎占亭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分子机器作为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最能体现超分子体系利用可逆非共价键控制分子可控聚集和运动的特征。但宏观分子机器和生物分子机器除了能实现可控的运动外,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做有用功”。

例如,就生物分子机器来说,肌球蛋白可实现肌肉伸缩,离子泵蛋白可实现离子的跨膜逆浓度梯度输送,生物酶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和高选择性地催化很多惰性键的断裂、重组与转换等。迄今为止,有关分子机器的运动控制已取得关键性进展,但对分子机器的功能探索相对滞后,而能“做有用功”的分子机器,国内外尚无报道。

与会专家认为,应凝练未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解决制约应用研发的技术瓶颈的思路与途径,真正实现分子机器在“做有用功”方面的突破。同时,通过推动基础研究创新向应用研发的转化,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中国科学报》 (2018-12-04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