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科学部编号 |
项目名称 |
中方申请人 |
单位名称 |
1 |
1181101331 |
生物膜黏附中的集群与协同现象 |
胡晶磊 |
南京大学 |
2 |
1181101332 |
新型探针在宇宙学研究中的应用 |
曹硕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1181101341 |
非光滑接触动力学中的多值变分不等式及其相关研究 |
刘振海 |
广西民族大学 |
4 |
1181101342 |
基于误工损失指标的排序模型与算法研究 |
陈鑫 |
辽宁工业大学 |
5 |
1181101358 |
量子态及量子动力学演化的基础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
薛鹏 |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
6 |
1181101360 |
演化晚期恒星星周分子之FAST探测研究 |
钱磊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7 |
1181101362 |
引力波时代致密星的多波段电磁辐射研究 |
王伟 |
武汉大学 |
8 |
1181101365 |
熵、伪轨跟踪与低维连续统 |
张国华 |
复旦大学 |
9 |
1181101367 |
物理学、生物学中经典和随机模型的动力学及数值计算 |
王业娟 |
兰州大学 |
10 |
1181101368 |
基于解析小波构建多尺度动力损伤诊断理论与方法研究 |
曹茂森 |
河海大学 |
11 |
1181101369 |
新型多功能高聚物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白树林 |
北京大学 |
12 |
1181101371 |
复杂量子体系在(部分)时间反演破坏下普适规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
Barbara DietzPilatus |
兰州大学 |
13 |
1181101375 |
非交换鞅不等式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 |
焦勇 |
中南大学 |
14 |
1181101379 |
解析函数的零点分布和系数问题及其它们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
伍鹏程 |
贵州师范大学 |
15 |
1181101381 |
超材料操控手性分子 |
方蔚瑞 |
大连理工大学 |
16 |
1181101382 |
光纤激光器中脉冲产生过程和脉冲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研究 |
赵鹭明 |
江苏师范大学 |
17 |
1181101383 |
一类来自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的非线性发展方程的分析理论 |
王保祥 |
北京大学 |
18 |
1181101384 |
中低能核裂变的理论研究 |
肖志刚 |
清华大学 |
19 |
1181101386 |
超出偶极近似的强激光场中的电离和复合过程 |
彭良友 |
北京大学 |
20 |
1181101388 |
重离子碰撞中高温QCD物质动力学:从小系统到大系统 |
马国亮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1 |
1181101391 |
超短脉冲极紫外激光与物质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和表面特性研究 |
李亚国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22 |
1181101392 |
耗散熔合动力学与量子退相干 |
林承键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23 |
1181101393 |
圈量子引力的动力学及其推广 |
马永革 |
北京师范大学 |
24 |
1181101394 |
活性粒子自组装与群体动力学研究 |
李博 |
清华大学 |
25 |
1181101395 |
非晶金属膜形成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 |
蒋建中 |
浙江大学 |
26 |
1181101397 |
拓扑不变量: 空间的结构及其自映射 |
段海豹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27 |
1181101398 |
超出标准模型引力理论的宇宙学应用及在引力波天文学中的检验 |
蔡一夫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8 |
1181101400 |
考虑颗粒尺度相互作用的含离散颗粒物湍流的多尺度数值模拟 |
王连平 |
南方科技大学 |
29 |
1181101401 |
激光诱导多类化合物白光发射的研究 |
王绩伟 |
辽宁大学 |
30 |
1181101403 |
原子级厚度的二维磁性金属卤化物:分子束外延生长与局域电子学、磁学和自旋电子学性质研究 |
钟定永 |
中山大学 |
31 |
1181101404 |
搜寻绕短周期食双星转动的系外行星及褐矮星 |
钱声帮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32 |
1181101405 |
BESIII上用自旋激化探测基本对称性及重子激发态的研究 |
房双世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33 |
1181101406 |
可压缩效应对流向涡控制的湍流边界层的影响研究 |
唐顺林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4 |
1181101407 |
函数、集值函数、均值所建立系统的动力学、不变性及几何性质 |
张伟年 |
四川大学 |
35 |
1181101408 |
石墨烯纳米片增强芯片封装电子 |
张燕 |
上海大学 |
36 |
1181101410 |
三维多参数韧性断裂准则和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郭万林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37 |
1181101411 |
多层石墨烯结构中的激子相干和凝聚的相关基础研究 |
汪涛 |
浙江大学 |
38 |
1181101412 |
大规模时序属性图数据的挖掘与理解 |
于福生 |
北京师范大学 |
39 |
1181101413 |
宇宙学扰动和圈量子宇宙及圈量子引力中的天体物理奇点 |
Antonino Marciano |
复旦大学 |
40 |
1181101414 |
基于多种实验手段和粗粒化模型UNRES力场研究蛋白质动态结构和功能 |
周睿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41 |
1181101416 |
全介质超构材料的拓扑光子特性研究 |
徐速 |
吉林大学 |
42 |
1181101417 |
模糊几何规划用于分类的研究 |
曹炳元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43 |
2181101345 |
煤与废塑料共热解过程及其对焦炭反应性和焦油品质的影响机制 |
李文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44 |
2181101362 |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生产异丁醇的研究 |
郝健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45 |
2181101369 |
固体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研究分子筛限域孔道中的酸特性和催化机制 |
郑安民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46 |
2181101370 |
平衡态/非平衡态纳米材料二维组装结构的控制及其性能研究 |
魏璟婧 |
山东大学 |
47 |
2181101373 |
水体中蓝藻毒素的光催化处理研究 |
吕功煊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48 |
2181101375 |
基于盐霉素杂合衍生物的新型抗肿瘤和抗菌药物发现 |
江中兴 |
武汉大学 |
49 |
2181101379 |
新型稀土闪烁材料的设计、制备和X-射线激发下的发光性质研究 |
梁宏斌 |
中山大学 |
50 |
2181101384 |
二氧化碳气氛下丙烷脱氢制丙烯铬系催化剂活性位和反应机理的理论计算研究 |
李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51 |
2181101385 |
面向碳烟催化消除的钾掺杂富氧缺陷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铈纳米带阵列的可控合成、多尺度表征及性能评价 |
张兵 |
天津大学 |
52 |
2181101387 |
废聚烯烃微波裂解的循环经济化学:反应强化、工艺和产物调节机制以及用现代催化方法进行产物增值的机理研究 |
景晓东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53 |
2181101388 |
CO2还原胺化绿色催化体系的构建-实验与理论的协同研究 |
陈金铸 |
暨南大学 |
54 |
2181101394 |
扭曲型酰胺的受阻路易斯酸碱对 |
刘汝章 |
扬州大学 |
55 |
2181101400 |
路易斯碱催化芳香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反应研究 |
陈应春 |
四川大学 |
56 |
2181101403 |
基于反芳香去甲咔咯的大π共轭体系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研究 |
李筱芳 |
湖南科技大学 |
57 |
2181101405 |
新型铁催化有机合成策略 |
安杰 |
中国农业大学 |
58 |
2181101406 |
由绿色表面活性剂、天然来源聚合物及纳米颗粒协同构筑的环境友好智能泡沫体系 |
李英 |
山东大学 |
59 |
2181101407 |
基于可再生炭吸附剂对CO2强吸附特性设计、制备高CO2选择性分离杂化炭膜 |
宋成文 |
大连海事大学 |
60 |
2181101408 |
基于光动力-铁阻断双重机制的新型高效抗菌剂的研究和开发 |
张雷 |
天津大学 |
61 |
2181101410 |
二维层状Ruddlesden-Popper型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半导体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
孙志华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62 |
2181101412 |
流动相光催化生物质转化与产氢双功能复合体系的构建及其机制研究 |
徐艺军 |
福州大学 |
63 |
2181101413 |
塑料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与其胞内分布的耦合机制研究 |
陈达 |
暨南大学 |
64 |
2181101415 |
热力学控制自底向上合成动态共价键联一维功能聚合物 |
张帆 |
上海交通大学 |
65 |
2181101416 |
聚合物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化学结构调控和器件性能优化 |
邹应萍 |
中南大学 |
66 |
2181101417 |
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连续化反应体系中的运用研究 |
王文龙 |
江南大学 |
67 |
2181101418 |
燃料电池的低铂/非铂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反应机理研究 |
姜艳霞 |
厦门大学 |
68 |
2181101419 |
产甲烷菌体内F430 辅酶降解典型卤代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制研究 |
季力 |
浙江大学 |
69 |
2181101420 |
用于柔性印刷电池的吩噻嗪衍生物型电荷累积聚合物层研究 |
陈传祥 |
江苏科技大学 |
70 |
2181101425 |
液晶态金纳米团簇的合成和光学特性研究 |
伍志鲲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71 |
3181101780 |
C-反应蛋白在动脉血管栓塞中的作用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 |
武一 |
西安交通大学 |
72 |
3181101784 |
大豆耐旱的光合作用机制 |
闫晓艳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73 |
3181101797 |
产油微藻LPCAT在正向和逆向反应中的底物特异性及其参与磷脂酰胆碱“酰基编辑”(acyl editing)的功能研究 |
龚阳敏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74 |
3181101799 |
中性粒细胞发育过程的三维基因组调控 |
张治华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75 |
3181101805 |
噬菌体“暗物质”与哺乳动物宿主免疫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 |
杨航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76 |
3181101808 |
基于内吗啡肽的多靶点杂合类似物在筛选新型低副作用的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
王长林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7 |
3181101809 |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耐热凝结芽孢杆菌木糖和葡萄糖共同利用机制研究 |
王丽敏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78 |
3181101810 |
面向基因编辑CRISPR-Cas9分子机制的理论计算研究 |
彭谦 |
南开大学 |
79 |
3181101811 |
土壤微食物网对产β-葡萄糖苷酶菌群的调控机制及其对气候变暖和干旱的响应:波兰南部和中国西南云杉人工纯林及混交林的比较研究 |
潘开文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80 |
3181101812 |
多相食品水凝胶设计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
方亚鹏 |
上海交通大学 |
81 |
3181101814 |
茶树新梢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学、解剖学和分子机制 |
王新超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82 |
3181101817 |
新型核壳树状大分子纳米平台的设计、超分子组装合成及其三阴性乳腺癌诊疗应用 |
沈明武 |
东华大学 |
83 |
3181101818 |
表皮细胞形态建立的生物力学调控研究 |
田彩环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84 |
3181101820 |
半理性设计合理改善工业酶生物催化剂腈水合酶的热稳定性和选择性 |
周哲敏 |
江南大学 |
85 |
3181101822 |
宿主-病原相互作用下的动物流感病毒进化:病毒适应性、毒力及其介导的宿主免疫反应的分子基础研究 |
朱启运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86 |
3181101824 |
衰老过程中视网膜的退行性变化及其对脑器官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
沈洁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87 |
3181101825 |
运用水声学方法研究鱼类对湖泊蓝藻水华的时空行为响应及适应机制 |
叶少文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88 |
3181101826 |
五味子提取物调节肠道微生态及改善健康功效研究 |
张柏林 |
北京林业大学 |
89 |
3181101827 |
中波小浆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果实品质的评价与研究 |
霍俊伟 |
东北农业大学 |
90 |
3181101829 |
全营养素食品体相结构的设计及其诱导肠促胰素GLP-1的释放机制 |
张根义 |
江南大学 |
91 |
3181101830 |
有机和常规栽培模式下韭菜 (Allium tuberosum) 和山药 (Dioscorea polystachya) 化学成分、代谢组分和抗癌特性的研究 |
蒋高明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92 |
3181101832 |
燃烧过程中木质素与纤维素的互作及调控机制 |
吴玉章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93 |
3181101834 |
雨水储蓄与利用一体化绿地的设计与构建技术研究 |
王兆龙 |
上海交通大学 |
94 |
3181101835 |
植物性状对凋落物降解过程中养分释放和土壤碳累积的影响 |
韦莉莉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95 |
3181101837 |
苦荞黄酮类物质牡荆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解析 |
周美亮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96 |
3181101838 |
利用多组学策略研究奶牛热应激反应遗传及表观遗传机制 |
王雅春 |
中国农业大学 |
97 |
3181101839 |
基于多光谱航空激光雷达的成熟原 |
陈奇 |
湖南科技大学 |
98 |
3181101840 |
面向仿生异质结构软骨的新型水凝胶及复合式细胞打印技术研究 |
张婷 |
清华大学 |
99 |
3181101841 |
植物Argonaute蛋白参与RNA可变剪接调控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
孟一君 |
杭州师范大学 |
100 |
3181101842 |
动觉运动想象的脑电模式分析研究 |
孔万增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101 |
3181101843 |
国际贸易争端背景下昆虫作为奶牛蛋白和脂类饲料替代资源的基础研究 |
武瑞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102 |
3181101844 |
人类面部形态人群遗传结构异质性研究及法庭医学应用探索 |
刘凡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103 |
3181101846 |
柔性太赫兹超材料用于生物(番茄)组织微结构原位感知方法研究 |
应义斌 |
浙江大学 |
104 |
3181101848 |
解析哺乳动物DNA维持性甲基化:保真度、时机和新调控因子 |
翁杰敏 |
华东师范大学 |
105 |
3181101852 |
Th17/Treg免疫平衡调控抗肿瘤免疫疾病的新策略研究 |
李斌 |
上海交通大学 |
106 |
4181101438 |
中波不同气候区城市和湿地下垫面二氧化碳/甲烷交换过程及能量收支比较研究 |
刘辉志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107 |
4181101439 |
泥炭微生物群落对水文与气候扰动的响应 |
郑艳红 |
西北大学 |
108 |
4181101443 |
多星座高频PPP-RTK/PPP-AR及其地学应用 |
李星星 |
武汉大学 |
109 |
4181101446 |
基于关键基因表达特征阐明中国和波兰不同生态型龙葵对镉的超富集特征和机理 |
魏树和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110 |
4181101448 |
碰撞-后碰撞动力学系统下的巨量岩浆作用:矿物组分演化特征与原位微区同位素示踪 |
赖绍聪 |
西北大学 |
111 |
4181101451 |
多基准站GNSS实时远程高精度定位方法研究 |
郭杭 |
南昌大学 |
112 |
4181101452 |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高山区滑坡泥石流的影响研究 |
邹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113 |
4181101457 |
基于全波形的主动源和被动源地震多尺度地下介质成像和监测研究 |
张海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14 |
4181101458 |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干旱时空动态及干旱脆弱性的影响 |
王文 |
河海大学 |
115 |
4181101459 |
改性生物炭的老化及环境效应 |
潘波 |
昆明理工大学 |
116 |
4181101460 |
二维黑磷衍生物的细胞毒性评价:从实验到预测模型 |
赵青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117 |
4181101461 |
探寻火星金属矿床的形成:来自ExoMars/TGO探测数据和火星陨石的研究 |
汪在聪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18 |
4181101462 |
变化环境下中-波典型水库氮代谢浮游微生物(菌-藻)及氮循环特征研究 |
郭劲松 |
重庆大学 |
119 |
4181101464 |
气候-人类活动-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亚热带浅水湖泊系统长期演变影响研究 ——以中国东部长江下游太湖为例 |
薛滨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120 |
4181101465 |
复杂山地条件下滑坡体运动时序雷达干涉测量方法研究 |
刘广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121 |
4181101466 |
旱区和潮湿区(冰后期)网状河体系的形成及沉积构型模型的构建 |
李嘉光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22 |
4181101467 |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中国与波 |
王飞 |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123 |
4181101470 |
中波干旱对雨养农业水分有效性及作物损失的影响评估 |
赵成义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24 |
4181101472 |
中波典型森林土壤碳素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 |
徐星凯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125 |
4181101473 |
黄海与波罗的海的富脂硅藻筛选:从演化规律到生物勘探 |
秦松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126 |
4181101474 |
中波俄典型镁质矽卡岩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及其构造背景 |
刘琰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127 |
4181101475 |
莱姆病在中国与波兰的空间分布及流行趋势监测与防范——基于高分卫星影像 |
杨林生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128 |
5181101914 |
新型复合材料结构多尺度优化设计及损伤评估 |
夏凉 |
华中科技大学 |
129 |
5181101941 |
高介电可调性BST/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
高峰 |
西北工业大学 |
130 |
5181101958 |
冰浆高效制备、储存与利用中的热物理过程特性和机理研究 |
张鹏 |
上海交通大学 |
131 |
5181101959 |
微观组织对SiC/Al梯度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热学和力学性能影响机制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
张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32 |
5181101962 |
捕食关系中浮游动物与蓝藻的生理响应与适应性策略: 以中-波富营养水库为案例 |
肖艳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133 |
5181101964 |
金属复合涂层在氧化/碳化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失效机理 |
周春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34 |
5181101967 |
面向光热治疗的多功能光转换纳米平台的构建 |
郭崇峰 |
西北大学 |
135 |
5181101973 |
浅水湖库稳态转换阈值域指示机制及前馈预警信息识别研究 |
张晨 |
天津大学 |
136 |
5181101974 |
等离子体效应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新一代太阳能转化上的应用 |
王新 |
华南师范大学 |
137 |
5181101976 |
剪切波典型与非典型非线性特性研究:从物理本质到材料评估 |
成利 |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138 |
5181101983 |
有/无温度梯度条件下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生长机制 |
彭鹏 |
兰州大学 |
139 |
5181101989 |
面向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的馈能型磁流变执行器极限俘能机理研究 |
白先旭 |
合肥工业大学 |
140 |
5181101991 |
金刚石复合材料高压粉末冶金烧结行为及机理研究 |
邓福铭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141 |
5181101998 |
快速充电动力电池关键正极材料 |
李金金 |
上海交通大学 |
142 |
5181102000 |
化学-酶法催化木质纤维素制备高价值呋喃酯的基础研究 |
亓伟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143 |
5181102006 |
抗高温水腐蚀SiCf/Si-Y-C复合材料结构组成优化与工艺控制方法 |
刘永胜 |
西北工业大学 |
144 |
5181102007 |
微纳米跨尺度多孔金属材料的快速制备及其催化特性研究 |
冯培忠 |
中国矿业大学 |
145 |
5181102010 |
硫铝酸钙基胶凝材料水化硬化过程的动力学调控 |
张文生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146 |
5181102011 |
复合颗粒润滑添加剂 |
王齐华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147 |
5181102012 |
周期注入方式疲劳压裂干热岩的致裂增渗机制研究 |
朱海燕 |
西南石油大学 |
148 |
5181102017 |
考虑多燃烧模式切换和非线性动力学的双燃料发动机混合气活性空间分层及其对低温燃烧影响研究 |
杨立平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49 |
5181102021 |
河渠冰塞冰坝演变机理与模型预测预报 |
郭新蕾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150 |
5181102024 |
活性电解液基混合电容器的机理研究、材料制备和器件设计 |
杨全红 |
天津大学 |
151 |
5181102025 |
极端环境中过渡金属层对W(M)/TiN/Ta层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索进平 |
华中科技大学 |
152 |
5181102026 |
润滑油对可调和固定结构CO2引射器性能影响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
邓建强 |
西安交通大学 |
153 |
5181102030 |
高层建筑外立面火灾的引燃与传播机制研究 |
徐强 |
南京理工大学 |
154 |
5181102031 |
跨音速湿汽流动的数值和实验方法改进研究 |
蔡小舒 |
上海理工大学 |
155 |
5181102032 |
固态钠离子全电池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 |
吕力 |
重庆大学 |
156 |
5181102034 |
船舶避碰决策系统中人为失误致因机理研究 |
张笛 |
武汉理工大学 |
157 |
5181102037 |
新型多组元金属碳化物复合薄膜 -- 自组装机制 |
周艳文 |
辽宁科技大学 |
158 |
5181102038 |
泵作透平内部流动与能量转换机理研究 |
施卫东 |
南通大学 |
159 |
5181102040 |
中间马氏体相变对马氏体稳定性和超弹性效应的优化机制研究 |
李喜 |
上海大学 |
160 |
5181102041 |
基于p型半导体的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
余家国 |
武汉理工大学 |
161 |
5181102042 |
高温连铸过程中液态和固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智能预测及控制研究 |
张立峰 |
北京科技大学 |
162 |
5181102043 |
地下施工区域地面基础设施健康安全监控研究 |
钟波涛 |
华中科技大学 |
163 |
5181102044 |
土木工程结构在线健康监测新方法的实验研究 |
梁建文 |
天津大学 |
164 |
5181102047 |
TiAl基合金新型高温保护涂层的制备及高温腐蚀机理研究 |
类延华 |
上海海事大学 |
165 |
5181102048 |
高温高压原位合成纳米金刚石强化陶瓷材料基础研究 |
王成彪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66 |
5181102050 |
冲击成分精细建模与提取算法研究及其在复杂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褚福磊 |
清华大学 |
167 |
5181102053 |
LaxY2-xTi2O7荧光透明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周国红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168 |
5181102054 |
含表面活性剂的液滴动力学过程跨尺度流动与输运机理研究 |
车志钊 |
天津大学 |
169 |
5181102055 |
基于压缩-喷射耦合的二氧化碳热泵性能优化研究 |
田长青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170 |
5181102058 |
天然气掺氢(HCNG) 燃料特性与HCNG发动机燃烧、爆震和排放研究 |
马凡华 |
清华大学 |
171 |
5181102059 |
生物过滤器中疏水性和亲水性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去除及其机制 |
杨春平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172 |
5181102060 |
高电催化活性空气和燃料电极的设计与构筑 |
赵海雷 |
北京科技大学 |
173 |
5181102061 |
集成生物/仿生识别元素新型半导体构型的光电化学敏化和传感机制研究 |
李明 |
中南大学 |
174 |
6181101391 |
基于宽调谐范围双线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的多组分毒性气体探测技术研究 |
李志永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175 |
6181101418 |
高温工作长波红外雪崩光电探测器 |
胡伟达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176 |
6181101420 |
超材料光学-电化学双域测量生物传感技术研究 |
邵理阳 |
南方科技大学 |
177 |
6181101423 |
基于双无人机和多模态智能热成像的风机叶片无损检测理论与方法研究 |
何赟泽 |
湖南大学 |
178 |
6181101424 |
肿瘤淋巴浸润细胞影像学与多组学融合分析研究与应用 |
索晨 |
复旦大学 |
179 |
6181101427 |
镧系掺杂上转换和量子裁剪发光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刘丽炜 |
深圳大学 |
180 |
6181101428 |
工业批量生产过程的数据驱动控制与性能评估 |
刘涛 |
大连理工大学 |
181 |
6181101431 |
高移动5G车联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
陈文 |
上海交通大学 |
182 |
6181101434 |
磁斯格明子晶体里自旋波的拓扑性质 |
周艳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183 |
6181101438 |
InGaN薄膜及量子阱外延生长过程中In原子的迁移动力学研究 |
张保平 |
厦门大学 |
184 |
6181101440 |
异构欠驱动多机器人系统协同控制研究 |
方勇纯 |
南开大学 |
185 |
6181101445 |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高效立体视频编码与处理方法 |
潘兆庆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86 |
6181101455 |
应用于超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和中红外激光光源的超低损耗空芯光纤 |
廖梅松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187 |
6181101463 |
量子特性的验证与应用 |
银振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88 |
6181101465 |
氮化镓基侧栅晶体管太赫兹探测器机理研究 |
王晓东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189 |
6181101468 |
面向高效资源管理与业务交付的新型5G架构及关键使能技术联合研究 |
李强 |
华中科技大学 |
190 |
6181101469 |
基于微光电阵列器件的千兆级可见光通信 |
田朋飞 |
复旦大学 |
191 |
6181101472 |
基于神经形态计算的全自主控制理论及在无人系统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
王小平 |
华中科技大学 |
192 |
6181101476 |
Pr掺杂氟化物可见光激光晶体的研究 |
苏良碧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193 |
6181101477 |
面向单细胞分析的无标记、高通量、高分辨定量相位显微与衍射层析成像研究 |
左超 |
南京理工大学 |
194 |
6181101478 |
拓扑光子晶体量子点激光器 |
田思聪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195 |
7181101251 |
面向智能管理的灰数据分析技术 |
谢乃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96 |
7181101255 |
Parrondo博弈的复杂性研究 |
谢能刚 |
安徽工业大学 |
197 |
7181101262 |
蓝色经济发展评估体系构建 |
胡求光 |
宁波大学 |
198 |
7181101264 |
中国-波兰分别自1978年改革与1989年转型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研究 |
陈学渊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
199 |
7181101267 |
经理人还是领导者?胜任力视角下中 |
帅萍 |
上海大学 |
200 |
7181101268 |
中波CREA研究:创意产业生态演进及竞争力提升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叶春明 |
上海理工大学 |
201 |
7181101269 |
电子竞技的商业模式、发展路径与网络战略研究 |
伍青生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 |
7181101270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支持方法研究 |
马铁驹 |
华东理工大学 |
203 |
7181101271 |
极端环境下无人建造自折叠、大规模、轻量化结构体系的动力学及关键技术研究——面向未来太阳系内星体基地的建造 |
周诚 |
华中科技大学 |
204 |
7181101272 |
工作-家庭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基于中国与波兰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关浩光 |
同济大学 |
205 |
8181101510 |
基于1-甲基烟酰胺(MNA)/SIRT1通路的内皮保护新机制研究 |
何丽荘 |
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 |
206 |
8181101512 |
出生前后农药暴露与儿童体格和心理发育的关系:基于中波前瞻队列的联合研究 |
周志俊 |
复旦大学 |
207 |
8181101517 |
新型金银复合纳米凝胶的研制及在感染性角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姚克 |
浙江大学 |
208 |
8181101520 |
高效精准药物及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研究 |
陈子林 |
武汉大学 |
209 |
8181101521 |
RIP1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
翁丹 |
南京理工大学 |
210 |
8181101522 |
红外二区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骨转移中的应用 |
张晓东 |
天津大学 |
211 |
8181101527 |
区域化cAMP信号通路在中风后中枢神经元存活和再生中的作用 |
郭凤 |
中国医科大学 |
212 |
8181101533 |
荷载HTLV-1诱导自杀型基因编辑系统的靶向AAV载体及微环境状态下的作用机制 |
刁勇 |
华侨大学 |
213 |
8181101536 |
催产素神经元中调控进食行为microRNA的研究 |
张果 |
华中科技大学 |
214 |
8181101542 |
p53缺陷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胡颖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15 |
8181101546 |
非编码RNA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调控机理的研究 |
李向东 |
中国农业大学 |
216 |
8181101547 |
新型多功能配体作为潜在具有治疗疾病和增强认知能力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
皮荣标 |
中山大学 |
217 |
8181101550 |
基于生态位模型分析牵牛品质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 |
杨全 |
广东药科大学 |
218 |
8181101552 |
E3泛素连接酶环指蛋白123(RNF123)在T细胞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
李扬秋 |
暨南大学 |
219 |
8181101554 |
绝经前后女性子宫肌瘤(平滑肌瘤)转录和表观遗传组学的研究分析 |
王姝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20 |
8181101556 |
硒蛋白及硒的表观遗传潜能在HPV阳性宫颈癌中的作用 |
李奇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221 |
8181101558 |
Notch信号传导的调节因子对癌症进展影响的研究 |
周蒙滔 |
温州医科大学 |
222 |
8181101559 |
以神经炎症调节为靶标的急性脑卒中治疗策略研究 |
李深 |
大连市中心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