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闫洁)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与广西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鱼类生物学杂志》《动物之谜》和《鱼类学研究》上分别发表4个中国高原鳅属新种:安水高原鳅、田林高原鳅、罗城高原鳅和贵州高原鳅。这增加了对喀斯特地区鱼类资源多样性的了解,也为研究动物地理演化、形态生态适应等提供了理想素材。
高原鳅属在分类上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是生态上比较重要但在分类上又比较有挑战性的类群。全世界记录的高原鳅属有137种。2017年至2018年,4种高原鳅样本分别在广西和贵州被采集到。经与同属其他种类比对,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物种为高原鳅属新成员。
其中,安水高原鳅采自广西凌云县安水村,为完全适合洞穴生活的种类,其眼部已完全消失。田林高原鳅和罗城高原鳅分别采自广西田林浪平县和罗城,两种为洞穴或半洞穴种类,眼部并未完成消失,仍具有一个退化的眼或黑色素眼点。贵州高原鳅采自贵州惠水,是地表生活的种类,其眼部正常。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既能看到与一般鱼类无异的普通地表物种,也有完全典型的洞穴种类(无眼、白化等),同时还有许多介于两者之间的类型。这种多样性使其成为研究动物地理演化、形态生态适应的理想素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7/s10228-016-0565-0
https://doi.org/10.1111/jfb.13670
https://doi.org/10.1111/jfb.13364
https://doi.org/10.3897/zookeys.744.21742
《中国科学报》 (2018-10-16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