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又老又穷”到“老当益壮” |
用衰老研究服务老龄化社会 |
图片来源:网络
■本报记者 唐凤
传说中的女伯爵伊丽莎白有一个残酷又神秘的“驻颜秘方”:用少女的鲜血沐浴,或者喝掉。这个疯狂的举动让她感觉自己可以永远年轻貌美,也被冠上了德拉库拉伯爵夫人(女吸血鬼)的恶名。
虽然,少女的鲜血不能阻止德拉库拉伯爵夫人的毁灭,但其背后折射出了人类对衰老的恐惧和忧虑。
老龄化,正冲击着全世界。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为9.62亿人,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1亿,2100年则将达到31亿人。
此外,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而且,人类寿命延长加重了全球老年疾病的负担。随着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最不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也会逐渐增加,这加剧了对自然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而这些国家难以承担这样的压力。
世界真的在走向“又老又穷”吗?如何保持更年轻的身体和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近日,德国、英国和荷兰联合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撰文称,干预生活方式,包括增加锻炼、减少食物摄入和抑制肥胖,可以帮助老人保持健康。而且,研究显示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去除衰老细胞,甚至利用年轻人的血液因子以及药物,都能改善动物模型的晚年健康。
“动物研究结果显示,少吃、多运动、保持好心情(情绪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应该会对健康有益。”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烨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无法阻止 坦然面对
“人们对人类预期寿命是否有限进行了激烈讨论,但都认同老年人生存率和平均预期寿命将继续增长。”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遗传、进化和环境学系及德国马普学会衰老生物学研究所的Linda Partridge在论文中写道。
“改善所有年龄的人包括老年人的健康,以及由此而来的预期寿命增加,被视为文明的成就。然而,健康、无疾病的寿命并没有同样增速。从2000年到2015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增加了5年,而健康预期寿命却只有4.6年。”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分子流行病学家Joris Deelen说。
但人类寿命的增长并不是由自然选择形成的。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困扰着老年人口。衰老还会损害人们的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减少老年病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压缩发病率)应该是未来文明社会的主要目标。
发病率的压缩是可以实现的。动物实验揭示了衰老的显著可塑性。田烨提到,衰老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遗传因素比较复杂,但环境的可变因素更多。研究人员怀疑,环境和生活方式,包括社交网络,可能在健康老龄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最近几年抗衰老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一些抗衰老手段,比如药物、年轻血液、去除衰老细胞等令人兴奋,甚至有些已经开展临床试验,例如二甲双胍抗衰老、年轻血液治疗老年痴呆等。”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时青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无论如何,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2017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说,从数学上看,像人类这样的多细胞生物,衰老无法阻止。
也就是说,人们能追求的只是减缓衰老。“寻找广谱型的抗衰老疗法,或者通过精准医疗针对不同遗传背景的人或者实验动物选择更适合的疗法,也许会找到抗衰老的有效途径。”田烨说。
血液、基因和运动
再回到开头那个恐怖的故事,年轻的血液真的能对抗衰老吗?
201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Tony Wyss-Coray发布了一份令人震惊的研究报告:向年迈小鼠体内注射来自年轻小鼠的血浆似乎可改善这种老年啮齿类动物的记忆及学习能力。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医学》。
同时,哈佛大学团队也在《自然—医学》上发表论文称,给老年小鼠持续注射血液中的一种蛋白——生长分化因子11,其大脑中的新生血管数和干细胞数都出现了增长,显示出年轻化。
2017年,Wyss-Coray团队在《自然》上发表论文指出,研究发现人类脐带血中的蛋白质TIMP2可以改善老年小鼠的大脑功能。
但Wyss-Coray也表示,这一方法还不成熟。
蔡时青团队2017年在《自然》上报告说,基于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基因研究,他们发现了一条会影响衰老速度的信号传导通路。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野生雄性秀丽隐杆线虫在行为退化速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名为rgba-1和npr-28的两个基因发生了变异,这些遗传变异可调节线虫的衰老过程。
但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真正造福人类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抗衰老研究特殊的地方在于衰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验证抗衰老效果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蔡时青说。
田烨也表示,动物实验证据仅仅预示着这类治疗应用于人类的可能性,但药物剂量、使用频率、使用方式以及是否整体延长寿命,还是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疾病,都需要有明确的指标,都需要经历临床试验的数据验证后才能用于人类。
并且,两位研究人员均强调,任何抗衰手段都不应有明显的副作用,否则将会降低生活质量。
而与复杂的血液和基因方法相比,运动方法可能更简单。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衰老细胞》杂志上报告说,终身有规律的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减缓衰老速度。
以数建知
即便衰老放缓,但终究有一天会到来。全球应如何更好地迎接老龄化浪潮?
或许,正如100多年前物理学家Lord Kelvin所说的,知识若不能表达成数,则是贫乏之属,难以满足人心。量化老龄化将有助于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Asghar Zaidi表示,要实现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首先需要对其进行量化,才能制定相应策略,也就是要以数建知。
“其中,欧盟的积极老龄化指数(AAI)研究或许能给中国一些启示。”Zaidi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AAI评估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以此描述基线状况,并探讨挑战,其长处在于通过多国比较研究,更深入地了解调查国国情,并能提供比较性、实质性证据,在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同时,增强社会经济和人力韧性。” 根据中欧社会保障改革项目AAI研究数据,中国在健康预期寿命、身体锻炼、精神健康方面表现较好,但在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社会参与、终身学习、晚年收入不均等方面,相较于欧盟而言得分并不高。
“由此看来,中国应加强教育项目建设,在帮助老年人享受健康、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帮助健康和有能力的老年人再次投入社会建设中。”比利时联邦社会事务部国际合作与研究司司长Koen Vleminckx说,“老龄化对欧亚发达经济体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全球预期寿命的提升,各国在考虑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变革的同时,还应调节医疗体系,做好医养结合的衔接。”
相关论文信息:
Naturevolume 561, pages45-56 (2018)
Nature Medicine volume20, pages659 663 (2014)
Nature volume544, pages488 492 (27 April 2017)
Nature volume551, pages198 203 (09 November 2017)
《中国科学报》 (2018-10-10 第3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