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9 9:05:15
选择字号:
循规蹈矩无诺奖 中国亟待培养“叛逆人才”

 

■赵硕

近期,随着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等奖项的陆续揭晓,国人又开始了对各位获奖者科研经历的大讨论。其中一个热点话题是我国该如何培养诺奖人才。

2005年因“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在谈到中国学者的学术创新时认为,中国学者目前的学术成就和创新关联度还没有那么大,这主要源于他们所接受的这样或那样的教育让他们过于循规蹈矩。

2011年因“先天免疫系统激活”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免疫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以他的亲身经历谈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叛逆人才”培养。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有时不要循规蹈矩地思考问题,在科研和生活中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也不必大惊小怪。

2014年因发现新型节能光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名日本出生的科学家则是从企业科研起步,之后进入大学成为教授。从广义的角度讲,校企合作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欧美国家的实施也不失为“叛逆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当然,离经叛道的意义不是偏离科研成才的轨道,而是激发个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能力缺乏可谓当今国人热议的普遍问题,循规蹈矩的人如何最快地获得创新意识?从诺奖得主的经历可以看出,“叛逆”不失为人才培养的途径。

首先,“叛逆人才”培养就是要质疑和挑战权威。比如在听完专家的学术报告后,很多人往往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质疑和挑战权威,何谈“叛逆人才”的培养?书读得再多、学问再深,也不过是循规蹈矩式的研究,很难做出创新研究。

其次,“叛逆人才”培养需要改革大中小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因为创新不是灵机一动,更不是灵光闪烁,而是由基础知识日积月累铺垫而成,需要改革人才培养的常规机制,发现和挖掘“叛逆人才”。

再次,“叛逆人才”培养需要引入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中学和大学现有的机制均是沿用传统的学科培养体系,大学的师徒制培养虽有改观,但依然是大学科研的主体,而未来的创新人才往往是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硕果。

最后,“叛逆人才”培养需要防范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受到高考的影响,也受到各级各类学科考试的影响,没完没了的各种考试基本上将学生的想象力完全扼杀,何谈创新思维?只有尽快改革和减少人才培养过程中花样繁多的考试,才能更好地挖掘发现“叛逆人才”。(作者系西安文理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8-10-09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18年诺贝尔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