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国庆前后,“学生会”与“官僚主义”这两个本不应该有关联的词语,再一次被联系在一起。在成都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社团QQ群内,某学生因为直接@学生会主席询问问题并以“学长”称呼对方,被两位学生干部教育并辱骂,另有学生表示,学生干事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方式”。
此事被公开后,又有网友爆料,某校一位社团成员因写错部长/主席名字,被要求抄写50遍,还要“开大会检查”,另有学生把社团要求给部长/主席发“节日祝福”的消息截屏发到贴吧,被社团成员找上门要求道歉、追责。
针对频频爆出的各种“学生官”事件,10月6日,国内数十所高校联合发起学生干部自律公约,公约要求各校学生会反对“官”本位思想作风,打造一支优秀的工作骨干队伍。
这样的自律公约当然是好事,但仅仅依靠一纸公约,就想扭转积存已久的学生会官僚化倾向,似乎并不现实。因为这一问题虽然出现在学生群体中,但其根源却远不是几个学生想逞一逞“官威”这样简单。
我国的学生会制度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初。1919年12月,在五四运动期间,清华大学成立了国内首个学生会。成立初期,清华学生会的组织形式模拟的是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即“三权鼎立”。评议会是全校代议机构,行使立法权;干事部行使行政权;司法的权力还掌握在学校教务处手中。此后,学生会的组织形式虽有变化,但始终与“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国内高校学生会被定义为“学生自治组织”,其中的“治”是“治理”之意。换言之,目前的学生会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具有“治理”功能的“上级机构”,这一定位其实就已经先天为官僚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加之目前某些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学生会组织中想不出现某些官僚化的苗头都难。
有意思的是,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学生会条例中,都会明文规定“服务学生”的条款,而无论是学生会本身的宣传,还是在一般学生的认知中,学生会都需要为学生提供服务。于是,这便出现了围绕学生会的定位困惑——学生会究竟是管理机构,还是服务机构?
在笔者看来,面对当前的“90后”乃至“00后”学生,学生会的主要功能应该是对下服务学生,对上向校方表达学生意见。从这一角度来说,学生会本身应该慢慢转变自身“治理机构”的定位,这转变的也是学生会官僚化出现的根源。当然,这样转变不是学生群体自身能够做到的。也正因如此,面对近期频繁出现的“学生官”事件,真正应该反思并采取行动的,反倒应该是高校本身。
《中国科学报》 (2018-10-09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