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22 9:18:38
选择字号:
“科技米”口感堪比“稻花香”

①揭牌仪式现场


②位于“科学岛”东南端的稻种试验田,种植了近万种水稻。

本报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1月18日,一场优质水稻分子育种新成果转化推介会在合肥科学岛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技术生物所)的科研人员向来访者推介了一款“科技米”——科辐粳9号。

据悉,技术生物所研究员吴跃进团队与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长期合作开展水稻种质创新和应用研究。双方通过近5年合作,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将选出的高产与优质的控制基因“组装”在一起,选育出科辐粳9号这一优良水稻品种,破解了水稻“高产不好吃、好吃不高产”的难题。

“稻米可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粳米外观短粗口感好,籼米外观细长口感相对较差,科辐粳9号在保持细长外观的基础上形成良好口感。”团队成员、副研究员刘斌美说,“该品种既有籼稻外观(粒型长,长宽比2.9),又有粳稻口感,属于晚粳稻类型,因为具有感光性抽穗灌浆,在光照强、温差大的秋天,有利于优良品质形成。”

我国米质检测权威机构对科辐粳9号大米检测数据显示:碱消值(糊化温度)为7.0级,胶稠度为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5.5%,与公开的稻花香2号数据相当,而稻谷长宽比优于稻花香,表现出更好的外观。另外,科辐粳9号的蛋白质含量为8.9%,高于稻花香的7.3%。

稻花香2号作为黑龙江五常大米品牌的当家品种,优越的口感和品质需要配套五常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才能表现出来,其他地区生产的稻花香无优势可言,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而经过3年以上的栽培适应性试验以及市场前期推广,科辐粳9号适合作为单季或双季晚稻生产,应用范围广泛,在安徽淮河以南、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均可以种植。

推介会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企业合作共同成立了安徽中科中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旨在通过科企合作加快成果转化。科研人员希望尽快将该品种推向市场,解决该品种量产难题,争取打造具有中科院标签的“稻花香”。(沈春蕾)

《中国科学报》 (2018-01-22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