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16 8:24:27
选择字号:
北理工锅炉房里走出朋辈创新路

 

■本报记者 温才妃

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季翔仍然记得几年前那个画面。大四学长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来到位于北京良乡的校区,只为了给大一新生上一堂编程课。

“几乎每周都有学长来为我们讲算法,一周一检查,两周一比赛。”季翔当时觉得学长“高不可攀”,同时也鞭策自己更加努力。

一次,他很好地回答了学长布置的两个题目,学长高兴地承诺下周过来请他吃饭。“对于当时才大一的我来说,这是莫大的鼓励。”于是,季翔决定加入科技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成为算法实验室的一员,通过“学长带学弟学妹”的模式,帮助新生跳脱中学思维,强化动手能力。

那么,这是怎样一个神奇且友爱的基地呢?

不经意的互联网思维

就像习武之人先学扎马步,C语言毫无疑问是软件学院学生的基本功。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第一课堂通常聚焦于课本知识点,而具体实践操作往往是慢功夫。

学生一旦对C语言学得不扎实,大学期间挂科便是在所难免。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北理工软件学院的做法是“高年级实验室成员给低年级实验室成员上课和指导动手实践,低年级实验室成员再给新生讲课”。

互联网之帝凯文·凯利在《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一书中阐述“群体智能”的重要影响——“在大自然中,蜂群和蚁群是典型的自然范例,个体所拥有的意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所传递的信息是简单的,但结群之后在某种‘势’的驱动下,其所涌现出的智慧和能力则远超出个体的极限,这不是一个2+2>4的结果,而是一个2+2=苹果的超越。”

软件学院最先开创了以学生社团为科技创新实践载体,由学生担任科技社团的实验室主任,发挥“学长带学弟学妹”指导作用,鼓励和引导优秀学长开展社团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模式,由此掀起了基地在创业初期的疯狂式发展——从最初的受益者“贵族化”发展到覆盖面100%;从最初的2个实验室发展到覆盖全领域的11个实验室。

“现在回想当初的创业过程,或许就是当前广为人知的互联网思维。”科技创新基地负责人,软件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陈杰浩自豪地说,而这一运行机制,10年来屡试不爽。

其中的要诀就是,组成社团代代相传。陈杰浩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教师未必有高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也未必有时间兼顾,而且高年级学生更愿意投入精力。“师兄弟之间影响大,有天然的责任感。”如今已成算法实验室主任的季翔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几人一拨的项目制是草台班子,说散就散,唯有学生社团才能更好实现一届届的传承和积累。

“养孩子肯定得有粮食”

说起朋辈教育,也许在今天并不稀奇,而要回到十多年前,它以及所依托的北理工软件创新基地是中国高校的一项创举。

2002年,政府在全国高校中选拔出35所软件学院作为全国高校软件学院的示范,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便是首批入选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养孩子需要粮食,人才培养也是一样,肯定也得有平台、有师资、有培训和实践干活的机会!”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说,当年学校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开辟了一条“前人尚未走过”的路。这样的新路,有效地克服了教师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也开启了具有系统性、产教研结合、覆盖面广的新局面。

谈起创新创业的探索,陈杰浩用“两眼一抹黑、一穷二白”来形容。“最初的理念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一体化解决,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平台建设是他们最重视的事情。创业初期,他们搭建了教学、企业、科研、学生工作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相融合的四位一体科技创新基地,并陆续引入科研实验室、行业优秀企业等多方力量,培育了算法艺术、机器博弈等11个科技创新实践方向。

具体而言,大一学生学习基地历史,学长传授算法、博弈工程入门;大二的时候本科生进基地,完成基地课题创新的4个学分课程;大三时,基地向学院各实验室输送人才,再用实验室的课题反哺基地。

在师资建设上,形成了高水平创新项目由校内教师指导,校外项目由外聘专家指导,基础培训由朋辈指导的局面。于是,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1个博士生带着3个硕士生,3个硕士生带着12个本科生,正在为某一专业问题争得“不可开交”。

锅炉房精神的传承

位于软件楼西南角,当年被称作后勤楼的一幢建筑内的四至六层,是基地最初的大本营。2007年,基地创业之初,所谓的“大本营”就是在后勤楼锅炉房顶层上加盖的隔层。

多年来,学生们苦中作乐、吃睡在机房,在国内外科技竞赛的擂台上摘金夺银。其中,有获得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沈阳赛区(2016)季军的宦成颖,还有两次获北理工最高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放弃保研追逐机器人梦想的马鑫宇等。单是算法艺术实验室,过去四年里,每年均会产生获得徐特立奖学金者。

锅炉房给一届届学生留下了美好的青春回忆,他们将奋斗史自发地总结为“锅炉房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团队协作、创新求精;软件报国。

如今,锅炉房精神已成为软件学院的一张名片。提起它校内无人不晓,甚至声名远播北京高校。2014年,依托基地,北京市教委在北理工开展了第一期 “北京学院”项目。自那年起,基地共承担了4年的北京学院项目,共有15个学校的84名学生参与其中,锅炉房精神带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形成了良好的育人口碑。

采访临近结束,记者好奇于软件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胸怀壮志、时代担当,这是新时代赋予青年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学校、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软件学院党委书记曲大成认为,人才培养共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优秀的科研品质和道德水准;第二层次是能够利用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第三层次是能够发自初心的伟大追求,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高度谋划好科学研究和工程问题。

“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前两个层次,最难实现的第三层次归根到底是信仰和品质的塑造,而这也是人才培养到一定程度的瓶颈。”曲大成说,而“锅炉房精神”以及学院开展的信仰教育,默默地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埋下了“软件报国”的种子。

也许它正体现在点滴的日常中。曾经崇拜学长的季翔,如今自己也被人称作学长。每周去良乡、打比赛是他雷打不动的项目,“我们更注重传承了,过去一些知识随着学长毕业失传,现在我们建了网站把自身擅长的内容放在网教上,让更多的学弟、学妹从中受益”。

《中国科学报》 (2018-01-16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