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中国科普研究所215会议室里两次响起《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声,一次是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发言时的独唱,一次是沙龙结束时在主持人、科普出版社社长助理杨虚杰的倡议下的合唱。歌声献给一年前离我们而去的天文科普活动家李元先生。《教我如何不想他》是李元生前最爱唱的一首歌,每次聚会时他总会引吭高歌,将气氛推向高潮那一幕,留在太多人的记忆里。
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科普沙龙“我们应该向老一辈科普人学习什么?”由头是今年7月,科普出版社出版的先生遗作《访美见闻:回溯李元科学文化之旅》。
《访美见闻》是1994至1995年间,李元去美国探亲以后,陆续在杂志《知识就是力量》上发表的专栏结集而成。20年余后再出版,价值何在?这是出版社也一直在自问的。杨虚杰说:“读《访美见闻》的目录,你就能看到,在那不到一年时间里,年已七十岁、说是访亲的李元实际上走访了太多的美国科普机构,从天文台到博物馆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再到探险户外的协会等等,他处处留意美国的先进科技和科普手段,试图把他的见闻、感想和多年积累的对于美国科学和科普方面的知识呈现给读者。”
做科普除了需要专业知识外,更需要专业精神,而《访美见闻》正是老一辈科普工作者李元先生专业精神的集大成者。
李元从十几岁开始致力于科普,不到20岁在科普上就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一直到他90岁,还在笔耕不辍编写科普书。他写书、译书、编书、藏书,自1945年起发表科普文章数百篇,编著译校图书数十种。主要科普著作有《天文学图集》《到宇宙去旅行》《趣味的星空》《漫步趣味星空》 《拥抱壮美宇宙》等。《拥抱壮美宇宙》是2011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元科普作品自选集,里面收录的文章皆由李元本人亲自选编,共精选各个时期的科普作品30多篇,分“天文馆与天文台事业”“星座、天文美术与科普”“人物剪影”“书海漫游”4部分,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李元多年科普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说起《拥抱壮美宇宙》,记者也有一段往事。2011年记者曾采访李元先生,从天文图片收藏与传播的角度来讲述他的工作。那次在李元家,真感受到是书的世界、图的海洋。不大的屋子里,阳台上、书桌上、柜子里、沙发床上都是与天文相关的图书和图片。不仅如此,无论哪一种,只要你问,其时已86岁的老人都能如数家珍地讲述它的作者、年代、国别、特色与精华,不亚于任何一个收藏家对藏品的熟悉。采访后,记者以“拥抱壮美的宇宙”为题发表了一篇采访稿。没想到李元先生还挺喜欢这个标题,特意打电话告知并很孩子气地说:“我的自选集马上要出版了,书名就用你这个——拥抱壮美宇宙。”
拥抱壮美宇宙,李元先生一生都在这么做。他因父亲的影响而走入天文学,因痴迷天文而错过考大学的机会,错过大学却幸运地考入了紫金山天文台,在天文台陪同毛泽东参观并作讲解,倡议并参与筹建北京天文馆,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他给周恩来、邓小平等讲解,在科普所做外国科普研究,等等,桩桩件件均与宇宙和科普相关。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中,2010年出了一本《李元访谈录》,记录了他的一生。图书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大光带领一位学生所作。2009年4月起,每个星期六李大光开车到李元家,把李元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做口述实录,一共十次,持续两个多月。
李大光说,做完访谈录才发现我们看到的不是李元本人的科普经历,而是中国的科普经历,其中包括早期中国科学图书的出版历史、科学家早期的活动、中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的早期合作经历,更重要的是新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科学和科普事业的态度。(李芸)
《中国科学报》 (2017-09-15 第6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