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悲剧,叫“没来得及送到大医院抢救”。有些急危重症病号,当病情紧急,基层医院救治不了,送往大医院又路途遥远。一场医学与死神的争夺战,只能眼睁睁地败给时间。
而今天,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
在9月8日-9日召开的河南省医学会第13次重症医学大会上,结合互联网医学的急危重症救治,正成为一个新兴的、火爆的重症医学课题。
此次大会由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办,河南省人民医院承办,全国50位重症医学界的知名专家应邀而来,其中包括刚刚荣获白求恩奖章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
据大会主席、河南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秦秉玉介绍,河南的重症医学虽然只有12年的历史,但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张覆盖中原的ICU大网络。这张“网”,包括综合ICU床单元3687张,医生1838人,护理人员6093人。大部分县级医院,都拥有了重症救治能力。
但新的问题是,基层医院的ICU从硬件设施到人员技能上尚不完善,一些病情较重或紧急的患者,难以保证抢救措施的及时有效。临时转运,又面临着距离和交通的限制。
随着互联网医学的发展,这一现状得到较大改善,甚至有可能迎刃而解。以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平台内的一家县医院为例。在管理重症患者时,医院首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走向进行预测。
一旦预测到几小时后可能发生感染、猝死、心跳骤停等风险,可立即联系转诊。河南省人民医院可以利用医院空地一体化的急救网络,派出直升机、移动卒中救治单元等进行救治。或者,通过互联网会诊平台,实时连线河南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通过互联网,河南省人民医院的专家能看到患者的躯体症状、面色,监测数据,所有检查检验结果等。然后,再远程手把手技术指导,与县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救治方案。
除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也都在重症医学与互联网的救治上开始了探索。这一主题也成了本次大会的热门话题。
就在9月9日,河南又有70家医院签约河南省人民医院发起的河南省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签约的成员单位,以后都可以享受到上述技术与服务。
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顾建钦表示,河南省人民医院目前已经建立了多区多院、含院前院内一体化的转运、衔接、后勤保障和支持的急危重症救治队伍,在河南乃至全国,率先把航空救援做得较好,覆盖面较广。5架紧急救援直升机,全面覆盖河南省各个县、市158个飞行的起降点,目前已飞行了100多架次,80多小时,救治了14位重症患者。医院还有国内首台、全球第22台卒中移动单元,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上做出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