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9/5 22:20:50
选择字号:
滩涂盐土再建一个粮仓

观摩会现场     邵宏波供图 

 

水稻平均亩产434.5公斤,可实现经济效益210元/亩。这样的成绩发生在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千亩滩涂盐碱地改土示范基地。据悉,条子泥基地是“江苏沿海滩涂快速改良和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三大基地之一。

沿海滩涂改良速度慢和利用效率低一直是江苏现代农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日前,由江苏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所研究员邵宏波主持的该项目中期检查暨现场考察交流会在条子泥举行。

邵宏波向记者介绍,该项目立足沿海滩涂快速改良和高效利用,旨在实现滩涂盐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项目在新老滩涂垦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周边农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活力,得到了滩涂改良领域专家和项目主管单位的肯定。

滩涂围垦区来了新技术

潮起一片汪洋,潮落一马平川,条子泥观海风景区每年吸引着很多游客前来看海,这还要归功于百万亩围垦工程。

条子泥位于东台市弶港镇东部,是东台百万亩滩涂围垦首期启动项目,也是江苏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的启动工程。《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规划》预计将该地建设成国家级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

根据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规划,新围垦滩涂按照高效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6:2:2的比例进行开发,优先用于发展现代农业、耕地占补平衡和生态保护与建设。而改良滩涂盐碱土和培育地力成了这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

2015年秋,邵宏波主持的项目将条子泥新围垦滩涂作为示范基地之一。据条子泥基地负责人、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杨劲松介绍,条子泥基地最大的特点是盐分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团粒结构差等。“必须运用综合的改良措施才能快速见效。”杨劲松说。

从2016年开始,杨劲松课题组在条子泥基地通过微区、小区和大田试验完成灌排一体暗管排盐技术、秸秆还田隔层阻盐与快速腐解培肥技术、生物炭基调理剂与作物专用肥等多项技术的研发。

针对滨海新垦滩涂盐碱地和重度盐碱地,杨劲松认为,应以加速脱盐培肥熟化为主要目标,选择黑麦草-水稻轮作体系,集成暗管+明沟加速排盐技术、边际水安全利用技术、生物有机培肥技术等在基地进行示范。

而针对滨海中度盐碱障碍耕地,“应选择玉米-黑麦草和水稻-大麦轮作体系,集成绿肥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技术、有机培肥技术、改良调理剂优化应用技术、抗盐种植技术等进行示范。”杨劲松介绍道。

据介绍,随着灌溉和降雨,耕作层盐分下渗到暗管中排走,深埋秸秆形成的隔层,阻断水分蒸发向上的毛细管,并通过快速腐解培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其它成分。

研究显示,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条件下,水稻生育期灌水时期为4次的产量明显优于灌水时期为3次,在灌溉水量有限的条件下,少量多次灌水的效果要优于集中灌水。

2017年,杨劲松课题组在300亩新垦滩涂上种植第一季水稻,成苗率100%,预计平均亩产超过500公斤。

为滩涂农业提供创新模式

除了新围垦重度盐区条子泥基地,项目示范基地还有重度盐区顺泰农场和老围垦良田新洋试验站。邵宏波介绍,顺泰农场有100亩试验基地和万亩示范基地,新洋试验站有10亩资源圃和百亩耐盐植物示范基地。

从2015年秋启动,该团队在老围垦区顺泰农场建立了核心试验田100亩,利用6S-C(step cycle)快速脱盐技术,在2个月内使土壤含盐量快速脱降到0.2%以下,配合大群体、勤换水、以水压盐、防止返盐的盐碱地水稻栽培体系要点。

2016年,在原始荒地上第一次种植水稻,实现了平均亩产547.14公斤的好成绩,得到测产专家组张洪程院士、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严少华等专家的一致好评。

邵宏波介绍,在随后下一季种植小麦,采用酸化覆盖栽培技术以促为主合理施肥,采取及时灌溉、增加上层水势的综合栽培措施,也取得了最高单产586.61公斤和平均亩产277.99公斤的成绩。“这是滩涂重盐土改良头年稻麦产量新纪录,实现了滨海重盐土的快速改良和高效利用研究目标。”邵宏波说。

据了解,测产专家组一致肯定上述脱盐技术和栽培管理措施的高效性,并建议进一步完善滨海重度盐土改良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深入研究其相关机理,为沿海滩涂快速改良提供完善的科学理论依据。

江苏滩涂围垦的重点在新围垦的东台条子泥,在已经围垦10万亩滩涂的基础上,按照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将继续围垦90万亩,其中60%以上要发展盐土农业。

据悉,邵宏波主持的这个项目未来2年内计划在条子泥建成500~1000亩高效盐土农业生态示范区,为全国滩涂农业提供创新模式与试验示范平台。

截至目前,项目形成了滩涂重度盐土水稻栽培、快速脱盐等5个技术规程,引进、筛选多个耐盐种质资源并创制了核心种质,研发了滨海盐碱地控盐改土关键技术3项。据悉,该项目将于2018年6月正式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