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铁铮 王之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9/5 10:51:32
选择字号:
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园托起生态科技的明天

 

■本报通讯员 铁铮 见习记者 王之康

新学期伊始,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园启动了新一轮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计划。此前,科技园已孵化大学生自创项目百余个,累计融资金额近亿元。

这个教育部、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依托绿色学府的人才与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的需求,积极打造创新体系,成为我国生态科技项目孵化和产业化的摇篮。

帮大学生创业

就是托举未来

据科技园总经理徐军介绍,科技园建立了创业导师库、创新人才库,构筑了投融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项目推介平台,创办了知识产权中心、法律中心、财务中心、工商中心,用“二库、三平台、四中心”的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铺平道路,创造条件。

科技园建立了5000万元的“北林创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企业初期股权融资。“大学生创业园”是创新创业的“苗圃”,让大学生创业者无成本创业成为现实;“北林皓客空间”作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器”,低成本、全方位地促进科技项目企业化运作;“北林生态环保创新园”则是创新创业的“加速器”,为创业项目提供更大空间、更高端的资本服务。

据了解,在科技园孵化的创业企业,八成来自该校毕业生。科技园前期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办公工位,聘请创业导师为其架构制定、产品研发等提供咨询辅导,通过人才招聘渠道,帮助公司储备人才、申请政府支持项目。

“科技园政策服务平台帮助我申请了相关资质,获得了多项信息安全专项科研项目,因此才在业界具有了较高知名度。”谈到自己的北京安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该校经管学院本科毕业生林榆坚对科技园满怀感激地说,科技园的投融资平台还帮助对接投资机构,使公司获投资2000万元。

“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就是托举生态科技的明天和未来。”徐军对此坚信不疑。

为政产学研紧密合作铺路搭桥

围绕学校园林、林学、生物等优势生态学科的建设发展,科技园积极搭建学校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联合研发和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加速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据悉,科技园与北京市海淀区、怀柔区、延庆区等共建了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区域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组织强有力的队伍,开展森林健康经营、增彩延绿、林下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

科技园组织环境学院、园林学院的专家,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科学研究院等合作,针对水体治理、水污染防治等重点项目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编制了海口市黑臭水体治理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技术方案。

科技园还与入园企业共建生态科技研发中心,由企业出资支持学校专家开展课题研究,利用这一模式完成了50多项科研课题。

此外,科技园发起成立了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联盟、国家木材储备联盟,汇集行业的优质资源,打造行业智库,为教师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支撑和服务。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根本

科技园不断整合优势资源,以支部共建、技术支撑、示范带动、产业扶植的“四轮驱动”的模式,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地方精准扶贫、低收入户增收、产业扶持等。

通过科技园的牵线搭桥,该校保护区学院的教师党支部与京郊喇叭沟门满族乡上台子村党支部结成了帮扶对子。教师们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特色种养殖、休闲旅游业、产学研基地”发展路径,使乡亲们获得了实惠。

针对北京北部山区两万亩耕地生态造林建设工程,科技园组织专家组建技术团队,开展了生态林业促进精准扶贫发展规划、平原造林地块林药配置模式及药食同源产品研发、林果优新品种(系)试验示范、水源涵养区农民增收与林业发展模式研究、生态林业与林下经济政策数据库建设及产业化发展机制研究等,从技术、政策和运营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制定出了适合当地乡镇经济发展的模式,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实现首都北部生态发展涵养区农民增收脱贫。

同时,科技园还指导京郊农民成立了花卉专业合作社,合理布局种植内容和规模,配置产业发展模式,给农民送上了致富的金钥匙。

《中国科学报》 (2017-09-05 第8版 科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