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宇航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17/8/29 17:10:38
选择字号:
北大校内文物遭严重破坏 百年校钟里全是涂鸦

 

8月24日,有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日晷刻字刚被清除,近日二校门门框又被刻“皇上我来了”。其实,北京大学校内文物同样未能幸免,每个暑期过后,一些文物上的涂鸦又增多了。

“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这是一首在北京大学被广为传唱的民谣,又被称作“北大的地下校歌”。未名湖是北大的标志景观,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湖区,有翻尾石鱼、石舫、慈济寺等多处文物。天气晴朗时,湖中成群的鱼儿浮出水面,抢食游客们投掷的食物。

然而,在这些投食者中,不少人夹带了网兜、水瓢和鱼线。除了捞鱼,在未名湖周围的文物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布满了刻字和涂鸦。

专家建议,北大清华对校内文物加强管理的同时,多立标识牌,对游客进行教育。那些散落的文物,不妨集中起来保护。

未名湖畔常有人捞鱼

2017年8月20日,下午6点半左右,北大校友刘辉在未名湖边散步时,被脚下的一条死鱼吸引了注意。

鱼的旁边蹲着三个男人,他们正从黑袋子中拿出水瓢和网兜,走近湖边开始捞鱼。刘辉跑过去制止他们,并摸出手机打算报警。刘辉称,此时一个秃顶男人开始威胁他,说“北大的我都认识,出去肯定弄死你!”接着,秃顶男人抄起网兜和鱼向校外逃去,他的同伴落在后面解释道,“我们捞鱼不是回去吃的,是养在鱼缸里看的。”

除了刘先生,多名北大在校学生反映,他们时常会看到有人在未名湖周围捞鱼。“今年春天的时候,有成群的锦鲤在小桥下摆尾巴,就是未名湖石碑旁,游客合影最多的地方。我亲眼看到大人带着孩子,拿着小网兜在捞鱼。”经济学院的硕士生刘元(化名)表示。他当时找来了巡逻的保安,制止了捞鱼行为。

学习生物医学的吴鸿在北大上了六年学,他表示捞鱼现象见惯不怪了,“平时这种捞鱼的事,保卫处管得很少,除非有人举报,才会来制止。”

“我还记得在靠近一教的地方,有个小哥用一根丝线以高超的技术拉上来一条大鱼。他使劲把大鱼按住,夹在衬衫里,转头就跑。我还蒙在原地,没来得及拍照。更不用说打电话举报了。”北大哲学系的博士李伟告诉记者。

文物成“上北大”的许愿墙

8月26日,天朗气清,未名湖沿岸聚满了许多孩子和家长。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人正往未名湖里投面包屑,还有的带着小鱼兜。

湖中浮出成群的鱼儿,向前游去。有一个女士对孩子说:“这种鱼你爸爸平时也钓,能卖58块钱一斤。北大的学生没事钓钓鱼也能赚外快。”她旁边的另一个女士反驳道:“北大的学生哪有时间来钓鱼?”

除了对鱼的讨论,未名湖边上的多处文物也受到了游客们好奇的探寻。未名湖南岸的慈济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它竟然成了考试许愿墙。“以前,慈济寺里面的墙壁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写满了‘我要考上北大’,偶尔还能看到‘我要上清华’。”在北大求学六年的李念告诉记者。

2013年,慈济寺被迫进行重新粉刷,覆盖掉了这些涂鸦,还加装了护栏。旁边立有“保护文物,禁止入内”的牌子。

记者26日走访时发现,依然有大人孩子钻进护栏,在里面跑来跑去。新刷的石灰墙上又添了新的刻字——“龙××必上北大”,庙门上还可见“我是北大副校长”、“北大等我”……

一个穿着北大文化衫的小姑娘钻入慈济寺,在墙壁上画下大大的一竖。发现记者后,小姑娘迅速跑远。就在旁边,和小姑娘穿相同文化衫的一群小学生正在老师的组织下玩“跳格子”。记者询问老师后得知,他们是某辅导机构的夏令营。

北京大学招生办老师告诉记者,“这种非官方的暑期夏令营,只是参观校园,不涉及使用学校教学场地的,只需要保卫处批准就可以进校。”北京大学保卫部表示,夏令营团体参观需要提前预约,如果发现不文明行为,保卫处将会对团队负责人追责。据悉,暑假期间,北大保卫处派出了多名工作人员,从早到晚轮流巡逻。

暑期后校钟涂鸦就增多

在距离慈济寺不远处,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文物——钟亭。六角的小亭子里悬挂着一枚大铜钟,钟身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即1896年。

据考证,这口大钟曾为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报时,后被用作北京大学的校钟,曾经上下课的钟声能穿透整个校园。使用电子课铃之后,这口“退休”了的铜钟被安置在未名湖西岸的小山坡上。

记者走访时发现,虽然铜钟外部完好无损,但钟的里面布满了黑色、白色字迹,还夹杂着许多不规则的刻画图形。密密麻麻的小字上面又刻了大字。

钟亭入口处,贴着两张告示,白纸黑字地写着——“请勿触摸,请勿敲钟,请勿摇晃,爱护文物。”但告示好像对游客们来说是透明的——两个中年男子先后走进钟亭,他们围绕着铜钟踱步,还用手敲击钟的边沿。

统一着装的一群小朋友路过钟亭,其中一个小男孩跑进亭子,用旅游旗的小棍子猛撞了两下钟体,接着飞奔离开。一对母女开心地钻到钟底下嬉戏、拍照……钻入钟底的母亲称:“没太注意告示,看到大家都来敲钟,也就进来了。”

多名北大同学均表示,每年暑期过后,钟里面的涂鸦都会增加。“重重叠叠的,乱七八糟的,特别心疼。”在北大度过七个春秋的何鲜同学告诉记者,“在钟里面刻字的大多都是游客。很多小孩觉得钻进去很好玩,我就看到过好几次。保安会制止,但是每年这么多人,管不过来。”

记者从北大保卫处了解到,今年暑假,北大每天接收的游客最高时超8000人,远远超过校园的承载量。

散落文物不妨集中保护

现在,北大内部还有海晏堂流水槽、半月诗碑等散落文物。特别是乾隆时期遗留下来的半月诗碑破坏严重,且有不少刻字急需妥善的保护。

北京大学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是成立于2013年的学生社团。会长程振告诉记者,“2013年之前,慈济寺还没有被护栏圈起来。很多游客还以为那只是个门洞,刻字情况特别严重。学校加装了护栏和‘保护文物’的标识之后,刻字的现象大幅减少。”

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正对校内的30多处文物建立标识牌,并在标识牌上贴出二维码,链接到有介绍说明文字的网站。“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也能唤起他们的保护意识。”据悉,燕遗协会还设有讲解队,在解说校园历史和文物的同时,宣传文物保护知识。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研究生奚牧凉,一直关注公众考古与文物保护。他表示,文物保护方式有两个维度,一是具体的理化技术,包括对文物理化指标等状况进行监护以及理化性的维护。另外一个层面是,在这些技术之外,如何对文物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这可能是中国文物保护现在面临的更深层次问题,因为我们的技术并不一定差,但是因为更多人治的问题,比如欠缺妥善的保管、缺乏管理相关团队、管理科学还不够细化等原因造成了文物损坏。”

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王岗告诉记者,对于校内文物的管理,北大校方应该在文物旁边都立上说明标识,说清楚这个文物的来龙去脉和价值。这样更多游客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去保护校园里的文物了,这对游客也是一种教育。 对于散落在学校内的小型文物构件,王岗老师表示,这些散落的文物不是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文物。建议北大把它们集中起来,设立一个文物园,既便于保护,也便于介绍。 “分散保护对校方来说难度是很大的,如果移动对文物价值没有损害,就应该把他们移动到一起,并立好说明标识。”

实习记者 谢宇航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