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位于渤海粮仓项目的发源地南皮县,规划面积27万亩,设计成了“两园、三区、两网、一线”格局。今年年底,按照当初规划,核心区建设任务将要结束。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除了核心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园区总体规划按照三个层次建设,将形成“核心—示范—辐射”三个层次的区域布局结构。
根据规划,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被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之地、农业产业化的展示之地、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引领之地,旨在打造成为渤海粮仓项目的示范样板。
综合效益凸显
据孙宏勇介绍,上述“两园”是以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园、以南皮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集聚园;“三区”为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区、粮食作物增产增效种植区和畜禽生态养殖区;“两网”是指,水资源调控网和农业信息网;“一线”为休闲农业文化旅游观光线。
我国现有18亿亩耕地,要想靠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十分困难,渤海粮仓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小京认为,必须把目光放在大量中低产田的科技创新上。
环渤海地区有4000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万亩盐碱荒地。根据区域内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盐碱地改良和中低产田增产的多年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环渤海低平原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南皮县是渤海粮仓的发源地和实施的核心区,目前已在抗旱耐盐新品种、盐碱地改良技术、微咸水灌溉技术、节水抗旱技术、种植制度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一大批技术成果,凝聚了一批多学科的专家队伍,“迫切需要搭建中低产区粮食增产增效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创新转化一批土、肥、水、种技术成果。”孙宏勇说。
淡水资源匮乏和土壤瘠薄盐碱化是制约环渤海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仅是全国水平的1/9左右,且粮食生产的水分利用效率不高。
在孙宏勇看来,通过园区的建设,将集中示范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创新技术,解决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约束,推动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和提升。
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同时带动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转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趋势明显,这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规模化粮食增产增效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园区的建设也会为其助力。
此外,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粮食产业必须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在孙宏勇看来,通过园区建设,可以实现把粮食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物流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把粮食产业与发展农业信息化等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把粮食产业与培训现代职业化农民结合起来。
农业科技辐射源
据悉,园区以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集中培育良种种业、高效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四大产业。
“规划期内力争园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孙宏勇表示,到2017年,核心区生产总值达到28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将超过10000元,解决当地就业7000人以上,辐射带动农民10万人以上,发展成为符合未来农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园区。
以核心区“两园”的农业科技创新园为例,它以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为核心,以农业新技术研发、展示、成果转化与培训为主要内容,强化良种选育与新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扩展规划建设化验分析中心、种子质量监测中心、农业信息监测服务中心、中科南皮学堂,新建园区管理服务中心,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服务全园区的研发平台,建成环渤海区特色突出、示范性强、辐射面广、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
接下来就是第二层次,即示范区。根据规划,示范区范围涵盖沧州全市,重点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南皮微咸水灌溉示范区、黄骅雨养旱作示范区和海兴盐碱地改良利用示范区等三个类型区。
“依托核心区研发的关键技术和生产模式,根据不同类型区的要求提供熟化的相关成果技术,并担负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示范和生产作用。”孙宏勇表示。
最后一层是辐射区,辐射环渤海低平原区的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三省一市”四个省市区。依托园区技术、人才、信息和产业优势,把园区的良种、中低产改造与培肥、盐碱地治理、咸水灌溉等技术和产品向辐射区推广,带动辐射区粮食增产增效和现代农业发展。
根据规划,园区将产生广泛的辐射效应——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可带动示范区、辐射区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种植改良和农业生产向优势地区集中,推动环渤海低平原农业主产区及中部农区其他地区中低产田改良。
“园区将通过各种研发平台、融资平台、农业信息与品牌的建设对整个环渤海低平原区农业生产起到辐射带动与科技示范作用,真正成为农业科技的辐射源。”刘小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