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7/8/8 9:38:18
选择字号:
大学生打工挣学费“可怜”吗

■熊丙奇

据媒体报道,为了给自己挣大学费用,19岁的女孩赖承露在高达40℃的烈日下铲泥土,每天干活8个小时,长时间的重复工作,使得她原本娇嫩的双手一次次地起泡脱皮。对于这位女孩,有人赞她懂事,主动帮父亲减轻负担,也有人说其家庭环境差,才会在这么热的天气干这么苦的活。

感慨女孩要自己挣学费,表面上看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可却也折射出我国社会存在的已经扭曲的对待勤工助学的看法,即“又苦又累的活”是不适合孩子们做的。其实,不要说家庭贫困的学生应该利用假期勤工助学挣学费,就是家庭富裕的学生也应该懂得自食其力,利用假期时间打工,而不是完全依靠父母,养尊处优。

有些网友觉得假期打工挣学费的孩子挺“可怜”的,媒体在报道时也突出打工的大学新生家境如何贫寒。这有两方面问题,其一,把所有学生都应该进行的勤工助学变为贫困学生才做的事,并认为勤工助学“可怜”。在国外,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就不再用父母的钱,而是自己挣钱付学费。而为鼓励学生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美国的国家助学贷款面向所有大学生,而非只针对贫困大学生,即任何学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工作后再靠自己归还。我国也一直鼓励学生勤工助学,可是,有的家长却反对孩子勤工助学,认为“自己家里又不是出不起钱”“怎么去做下等人才做的事”诸如此类,在这种情况下,在考上大学后,有的学生利用假期勤工助学,也变为了“新闻”。

这在出国留学的学生中也一样。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留学的学生,一边打工干得精疲力竭,一边刻苦读书取得优异学业成绩,这是很普遍的事情。现在,如果有留学生说自己在国外端盘子洗碗打工挣钱,就会有人质疑:怎么去做这些事?何苦到国外去端盘子呢?

其二,在无意识中,不是让学生觉得劳动光荣、学会自强自立,而是灌输“啃老”意识。不要说富裕家庭,现在就是农村家庭、贫困家庭,父母都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无忧无虑的环境,农村父母能不让孩子干的活就不让孩子干,孩子帮父母干一点苦活、累活,父母都觉得对不起孩子。像媒体报道的19岁女孩干活磨破皮,可是她父母的手早就磨出老茧了。试问,以前哪个在农村生活的学生不干农活?如果学生只管读书,什么家庭责任都不承担,这些学生是很难对家庭有责任心、对父母有爱心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不仅教育孩子要珍惜粮食,更要知道劳动的艰辛,可今日有多少学生去体验过“锄禾日当午”呢?

不是说家庭硬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艰苦的环境才能培养孩子的艰苦奋斗意识,而是社会和每个家庭都应该明白,让学生养尊处优,该自己承担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都不承担,一旦干一点脏活、累活就“舍不得”,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对周围变得冷漠,而且也会怕吃苦,难以自立、自强。如此教育孩子,家庭和社会迟早会尝到“苦果”。

最近有媒体报道,有一所学校的大学新生在群里辱骂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原因是学长、学姐拒绝为他们搬行李。新生说,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人敢这样对自己说话。如果真是这样,这是他的悲哀,也是他父母教育的失败,迟早他会从社会中得到教训。近年来,每年新生入学报到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学新生手上什么都不拿,周围是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帮他搬行李,显得十分骄傲的样子,而那些独自报到一个人扛行李的学生,还会被认为“可怜”:怎么就自己拿?这完全是颠倒、扭曲的观念。学校和社会应该鼓励的是,所有学生都自己独立报到,自己的行李自己拿。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7-08-08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