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7/7/25 11:22:49
选择字号:
大学录取通知书不妨直接在官网下载

■熊丙奇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发出了2017年第一封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的主人是来自山东的魏同学。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西北工业大学在每份录取通知书中都嵌入了基于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让高校信息“动”了起来。

近年来,大学越来越重视录取通知书。有的请设计大师专门设计,体现学校的办学底蕴;有的请老教授用毛笔书写,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还有的用特殊材质材料制作,宣传学校办学理念。这些大多引来网友点赞。

很多人把录取通知书的变化视为大学办学理念的变化。从表面上看似乎如此,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大学和大学新生接触的开始,是大学向学生展示学校的窗口,大学新生对大学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未来大学学习很重要。但是,如果只在意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创意,而大学对人才培养并不重视,那这只是做表面功夫,与大学乐于建大门、大楼没有什么两样。重视内涵建设的大学没有必要在录取通知书上做文章,提高办学质量和品质更重要。

把录取通知书设计得好看一点、精美一点,有人文底蕴一点,这当然不错,但就此认为大学变得更美、更有文化,则言过其实。事实上,国外很多世界一流大学根本就不给学生邮寄录取通知书,而是由学生在自己申请大学的账号页面中,把offer打印下来即可。通知书很简单,简单的祝贺之外,告诉学生被什么专业录取,何时去学校报到,接受offer需要完成什么手续。

我国大学近年来对招生工作颇为重视,发放录取通知书也显得很庄重。但在笔者看来,这并无多大必要。一方面,这迎合的是社会关注大学录取的情绪,录取“定格”了学生取得的高考成功,为此很有纪念意义,但从长远看,我国大学必将淡化录取,走宽进严出之路。国外大学之所以不那么在乎录取通知书,是因为大学独立进行录取,一名学生可以同时申请若干所大学,拿到若干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做选择。学生被大学录取后,大学实行严格的培养标准,很多大学的淘汰率很高,如果不认真学习,很难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因此,录取没有那么神圣。近年来,我国有部分出国留学的学生,以对待被国内大学录取的方式来对待被国外大学录取,结果闹出问题,比如有大学录取不要求学生提供语言成绩,学生以自己被录取而兴高采烈,可随后发现,过不了语言关,连课也不能选。

另一方面,大学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国外不少大学在学生接受offer之后,就会让学生在网上选宿舍、选课,我国虽然也有一些开始这么做,但大多数大学是要等学生集体入学后才进入选课环节的。而且,相对于招生时所宣称的重视学生培养,大学的实际表现往往很快就令新生们失望——虽然号称实行完全学分制,可学生能自由选择的课很少,虽然学校宣传名师荟萃,但给学生上课的名师不多,部分大学新生的大学梦随之破灭。

少做表面功夫,多做内涵建设,这才是正确的办学选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我国高校录取学生完全可以取消纸质录取通知书,改为在学生填报志愿的网站系统中接收录取通知书并下载,就如考生自己在网上打印高考成绩一样。这会减少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成本,也提高效率。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7-07-25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研究生迷茫常见原因及应对之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