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志华
理工科大学中的文科学院,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深化推进学院内部治理改革,坚持走应用型、特色化发展之路,才可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成立于1994年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是南京理工大学的第一个文科学院,最初仅新建本科专业3个。历经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先后成立了5个文科学院,兴建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点10个、博士学位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个。在学校和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文科专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人才培养改革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笔者看来,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学院应当以基层学术组织重塑为抓手,多措并举地推进改革,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应当优化和重构学院基层学术组织。淡化“系部制”运行模式,构建系部、学科、高水平教研基地/智库“三位一体”的基层学术组织运行模式以及系部主任、支部书记、学科负责人“三驾马车”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并且将“三驾马车”与高水平教研基地/智库有机融合,构成实现基层学术组织资源共享、平台互通的基础。
其次,应当优化人才培养内部治理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完善基层学术组织治理结构。具体而言,一是分专业构建本科人才培养创新团队;二是建立以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细化培养为目标的全员全历程专业导师制;三是完善梯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条件建设,建立多维全程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四是深化推进文化建设,浓厚院风学风;五是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科研创新和志愿服务的能力。
再次,应当实行人才引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创新人才引育工作机制,将引育工作落实到基层学术组织,推行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学院应重点支持基层学术组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相关学科建立人才推荐、引进的顺畅通道;同时对现有人才进行有目标、有重点的打造和培育,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最后,应当构建质量与特色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凝练学科专业方向与特色,围绕应用型特色文科的建设方向,制定落实配套政策,将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案落到实处。
通过上述系列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推进,我们希望构建起四大体系:一是构建联合培养体系,形成基层学术组织“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合力;二是构建多维培养体系,促进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脱颖而出;三是构建影响提升体系,提振学校文科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四是构建政策激励体系,优化调整岗位设置和绩效评价机制、教育教学的激励与保障机制、科研反哺教学机制、人才培养质量与职称晋升联动机制等。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7-07-18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