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师史》,吴启迪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本报记者 黄辛 通讯员 蒋卓文
7月4日,在同济大学举行的“造福人类 开创未来——中国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发展”论坛上,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工程师史》(普及本)新书发布,该书用66万字、400余幅文献图片,记录了中国工程与工程师的发展历程及工程教育发展若干重要片段,展示中国工程师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自强不息精神,诉说其对中国梦的执著追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表示,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同济大学在不断推进工程教育实践的同时,还进一步开展工程教育的研究,系统梳理和研究“中国工程师”的发展历史,对于中国工程教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师史》一书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教授担任主编,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已入选“新闻出版发展改革项目库”。继此书普及本出版之后,年内还将出版三卷本。
据介绍,《中国工程师史》编写源自于吴启迪的发起和推动。2007年,吴启迪在为德国出版的《工程师史:一种延续六千年的职业》中文版写序的过程中,翻阅该书,发现中国虽有众多蜚声世界的工程奇迹,却在书中鲜有提及,对于中国工程师则几乎无记载。这深深触动了这位一直关注中国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培养的教育专家,她决定“要写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工程师史”。2013年正式确定《中国工程师史》出版计划,由吴启迪教授担任主编,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副校长江波牵头组织同济大学各院系共同参与,旨在对中国工程师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记载和评价,提升中国工程师的社会地位,探寻工程人才的培养之路。
吴启迪说,古往今来,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工程奇迹,每一项工程都倾注着许许多多能工巧匠和工程大师的智慧和汗水,工程师是“造福人类、开拓创新”的践行者。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程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工程技术是创新的源泉,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工程科技专业优秀后备人才,对于推动我国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工程师的社会作用和声望一直受到某些轻视,“工程师”这一职业对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在下降。这需要我们的工程教育和宣传创新方式方法,让工程师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同,让工程师成为千千万万优秀年轻人向往的职业。
钟志华表示,编写本书的初衷是让大众对中国重大工程、工程发展以及工程师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更深的认识,对那些作出过和正在作着卓越贡献的工程师表示敬仰之情,同时呼吁社会高度关注工程师这一职业群体,认同工程师的价值,尊重工程师这一职业,并给予那些有志于从事中国工程事业的青年学子以鼓励、鞭策和指引。
从设想的提出到书稿的成型,该书得到了中国工程院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徐匡迪院士欣然作序。同济大学联合各兄弟院校、研究机构,组建了二十余支学科团队,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为该书的编写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
《中国工程师史》一书按时序对我国各时期的重大工程实践和工程科技创新背后的工程师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工程领域为切入点,以重大工程、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工程人物为灵魂,从古代工程巨匠到当代杰出工程师,尝试记录和发掘千年历史长河中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发展的若干重要片段,展现中国工程师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呈现工程师这一职业的整体培养体系和作用。这本书也是首个系统介绍中国工程师历史、作用和地位的集成性出版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等认为,没有强大的工程能力,没有优秀的工程人才,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专家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充分认识到工程师的工程实践是推动人类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重塑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工程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各类高素质的年轻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17-07-07 第6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