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01日 08版)
德国工程院院士伊夫卡·澳夫查洛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光明网记者 肖春芳 摄
“中国的人工智能以及中国智能制造2025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很多基础设施都有大规模的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月29日,德国工程院院士伊夫卡·澳夫查洛娃在天津举办的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据她介绍,德国与中国已签订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协议,而中德之间合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是通过人工智能使得机器更加聪明,更重要的是一起探索如何建立起机器和人脑之间的互动界面,让未来的人工智能和人脑进行沟通。
伊夫卡·澳夫查洛娃表示,我们现在拥有了更多的新技术,但在数字化时代,需要对商业模式给予更多的关注,数字化商业模式将创造更多价值。工业时代的生产流程更多的是一种集中化、定制化的形式,未来的生产应该是分布式的生产过程,在生产流程过程中能够实时提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创造价值,然后实时对生产过程进行个性化的修正。人工智能的目的不仅是改变生产过程,而且是为了让整个世界更加智能、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本报记者 詹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