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30日,“第六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在上海科技馆VIP会议厅开幕。会议由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杂志社承办。本次会议以“科学传播与科学博物馆”为主题,旨在促进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博物馆事业的交流和发展。会议为期2天,共设有“科学博物馆与科学传播学”、“科学传播学的理论进展”、“构建中国的科学博物馆文化”、“科学传播的中国实践”、“研究生论坛”5个分论坛。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科技史与科技哲学届、科技传播届、科技博物馆届的专家、学者、高校研究生参与了此次学术会议。
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国盛主持。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致欢迎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彤发表领导讲话。
王小明表示, “全国科学传播学学会议”自2007年至今已在国内举办过5届,基本都是以与高校合作为目的,本届会议是学会首次选择科学博物馆作为承办方,寓意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将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博物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科学传播还需有更多的载体,科学传播者在探究学术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解决现实问题;而科学博物馆也会存在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方向性的理论指导。他从三方面向与会嘉宾自豪地介绍了上海科技馆的特殊地位:第一,它是行业唯一同时拥有“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景区”、“全国首批研学基地”的科学博物馆;第二,它是行业唯一拥有博士后工作站的科学博物馆;第三,它是中国唯一“三馆合一”的科学博物馆,即“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馆”。此外,他用三个好来描述上海科技馆的展览,即好看、好玩、好奇,旨在能令观众眼动、手动、脑动。科学传播如果不能引起大众的思考,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是不会成功的。自然博物馆和科技馆有所区别,是以藏品为基础来揭示自然界基本规律,21世纪的自然博物馆必须用最先进的技术来逼真还原自然界的现象、原理,以期让公众思考科学家工作的原由、依据、过程和方法。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样,博物馆教育更关注个性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博物馆非正规教育只有与学校正规教育、精英化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其终身教育的社会功能。最后,王馆长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思考,即科普与传播、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彼此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有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只有在厘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无论是科学传播还是科学教育、亦或科学普及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吴国胜教授认为,科学博物馆是科学教育的场所,也是科学传播的场所。而从科学传播的角度看科学博物馆,可能会看得更清楚。因为科学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在校的学生群体,而科学传播的对象还包括更多已经离开学校多年的社会群体。科学传播没有界限,只是一个领域,此次会议尝试在科学博物馆举办,希望能籍此激荡科学传播学和博物馆学学界思想的碰撞,收获一定的成效。
清华大学教授吴彤表示,本届会议把科学传播学与博物馆学关联在一起,关注科学实践哲学、关注科学教育和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一定非常有特色,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一次实践层面上的很好的学习机会。
中国科学技术馆朱幼文、复旦大学黄翔、上海科技馆梁兆正、北京师范大学田松等先后做了主旨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科技博物馆展品的信息承载、传播特性分析》、《理解科技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从认识方式的视角看》、《科技类博物馆科学传播的惑与策》、《有机食品、生态农业与生态文明》。同时,会议主办方还举办了“《吴国盛 科学博物馆图志》七卷本首发式” 和“《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学刊2015-2016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