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卫张宁 来源:长安街知事 发布时间:2017/6/26 13:33:08
选择字号:
潘建伟院士:被总理请上讲台的70后

 

47岁的潘建伟最近很忙。

刚刚过去的22日,这位70后中科院院士成为了总理的“座上宾”,和另外三位院士一起,在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为总理以及国务院有关领导作了一场科学讲座。

讲座围绕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总体态势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基因编辑等进行。

听完后,总理感慨:“现在各种新事物、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在政策制定中灵活运用。要紧紧跟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脚步,千万不能沦为新的‘科盲’!”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潘建伟“大新闻”不断。他的团队近期刚刚宣布,已成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直接把此前的百公里级世界纪录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这一成果已于6月16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从字面上看,这个新成果有点费解,到底有多震撼呢?

长安街知事APP曾经介绍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去年8月16日凌晨在酒泉发射成功,实现了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正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被誉为信息安全“终极武器”,在金融、军事、政务等方面都有应用。美国、日本都瞄准了这一前沿领域,并启动了相关计划。

此次新发现中涉及到的量子纠缠,意思是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相隔多远,一个量子状态变化,另一个也会改变。

量子纠缠分发,就是将一对有“感应”的量子分置于两地,这尤其适用于保密通信。以往的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只停留在百公里的距离。

这早已不是潘建伟第一次创造奇迹。他27岁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32岁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1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2岁斩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大奖;45岁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出生于1970年的潘建伟,从小在家人眼中就是个“捣蛋鬼”,“男孩爱干的事儿一件不落,喜欢挖野菜、钓鱼、游泳”。不过,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能力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让他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1987年至1995年,在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潘建伟于1996年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量子力学的世界级大师塞林格。

他曾多次提到,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第一次见到这位导师时,塞林格教授问道:“你的梦想是什么?”他的答案脱口而出:“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潘建伟没有食言。1999年博士毕业后,潘建伟回国工作。此后,中国在量子物理领域出现的多个“世界首次”,都与潘建伟和他团队的付出密不可分。

2016年8月16日凌晨,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讯领域领跑全球。

2017年5月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潘建伟研究团队不仅成功构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速度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多光子量子计算机,而且实现了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由此打破了此前谷歌、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曾宣布实现的9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的记录。

不过,面对取得的这些成就,这位“70”后院士内心仍然充满危机感。想到众多国际同行们试图赶超的决心,潘建伟丝毫不敢懈怠。

“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这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委会给潘建伟的颁奖词,正是对他艰辛付出的最好注解。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