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锦庚 潘俊强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7/6/11 9:32:41
选择字号:
五年重大工程巡礼:“蛟龙”吸引世界目光

 

本报记者 徐锦庚 潘俊强《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11日   01 版)

 6月9日16时35分,载着第一次深入海底现场观察的科学家,载着深海海参、近底海水、岩石、沉积物样品等深海信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6488米的雅浦海沟深渊区回到海面。24分钟后,“蛟龙”号回到“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完成了其自2009年8月出海以来的第150次下潜。(图为工作人员起吊“蛟龙”号,将其回收到“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从南海50米海试起步,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跨越;从太平洋底的海山、海沟,到印度洋底的大洋中脊,“蛟龙”号的一举一动,吸引世界目光,更时时牵动着山东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神经。
 
海洋国家实验室园区位于青岛即墨市鳌山卫镇,目前已建成8个功能实验室、5个联合实验室、1个开放工作室、3个大型科研平台等多个科研单元。其中的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拥有“科学”号、“东方红2”“东方红3”(在建)等一支覆盖近岸、近海、深海、远洋的大型综合科考船队,以及“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和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
 
“打个比方,实验室搭建的平台类似国家大剧院,科学家在这个一流舞台上既可以是个人表演,也可以参加团队表演。”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吴立新说,“比如4月份‘蛟龙’号开放共享潜次,实验室面向全国设立专项经费进行支持,科学家可以‘拎包入潜’,开展相关研究。”
 
按重大任务需求,海洋国家实验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经费管理由其负责,根据科研项目需求邀请不同单位的专家组建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根据项目需要可流动到国家实验室工作,项目完成后仍回原单位。“以开放与协同为中心的‘做事不养人’机制,保障了实验室的国际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管华诗说。
 
海洋国家实验室运行短短一年,已取得多项全球“第一”:构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区域海洋定点长期观测网——“两洋一海”潜标观测网,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南海深海盆的全面覆盖及完整监测;在国际上首次开展全球空间分辨率约为1公里的海浪模式研究,该成果被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评委会列入候选应用;建成全球海洋科研领域最快的超算平台,每秒运算速度可达2600万亿次;建成我国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海洋强国设立的第一个科学研究中心——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
 
实验室还与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合作,开展白令海、安达曼海等海域的地质调查研究,使我国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系统拥有这一广阔海区样品和资料的国家。
 
眼下,海洋国家实验室正聚焦“透明海洋与国防安全”“蓝色生命与生物资源安全”“海底过程与能源、矿产安全”“深海与极地极端环境研究”“健康海洋与生态安全”等五大科研任务,旨在为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