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小麦丰收在即 王方摄
■本报记者 王方 通讯员 陈旭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引领了我们河北省的小麦发展事业,为之指出了方向。”近日,河北省小麦首席专家、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郭进考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的“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观摩会”上说道。
《中国科学报》记者从此次会议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种植业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行动”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集成示范了广适性品种筛选技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肥水需求预报技术四类综合技术,形成了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政府推动三种生产类型需要的技术模式。
节水省肥是特色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的底线。小麦作为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对于维护和实现这一战略意义重大。”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汉中表示。
然而,小麦生产面临诸多挑战:种麦效益较低影响生产积极性,2016年我国小麦质量尤其堪忧,科技应用日益受到规模限制,产业化组织模式难以适应新要求,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小麦生产面临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加剧。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协同灌溉所、加工所、植保所、农机所、区划所,以及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藁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等优势单位,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小麦生产中地下水、化肥、农药等资源过度消耗的突出问题,开展协同攻关,集成了以“节水省肥”为特色的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
“中国农科院这一项目抓得准、接地气、有成效。抓得准的核心就是水肥,华北等水资源短缺的主产区小麦生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地下水超采严重;高肥利用也使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一亩地要用42个氮,而中国农科院试验中发现30个就足够了。”郭进考表示。
在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木连城村示范现场,作科所研究员、项目主持人孙果忠介绍,通过强化单项技术的集成创新,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项目重点集成了节水优质高产品种、规范化播种技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麦田减蒸降耗增效节水技术、墒情监测智能化与灌溉预报网络化技术、小麦籽粒高效高值化加工技术,以及测土配方施肥与新型肥料、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等8项先进技术。
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收购小麦时认准了‘藁优2018’,一斤要比普通小麦多1毛钱。”藁城茂源粮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会学说道。“藁优2018”正是项目遴选的节水优质高产品种,也是河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麦品种。
在木连城村示范区,小麦亩产超过550公斤,品质超过国标优质强筋麦一级标准,带动周边种植户的3.2万亩小麦实现良种良法、增产增收。该村农民王新道对绿色增产增效项目给农民带来的好处赞不绝口:“绿色节水肥,高产又省工。麦浪金灿灿,百姓笑开颜。”
项目目前集成创新的“黄淮海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和“小麦主要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已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在全国小麦生产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
“通过培训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实现标准化作业,达到小麦品种类型、耕作模式、种植规格、机具作业幅宽、作业机具的调试等规范一致,实现与其他作业环节及玉米等下茬作物匹配,从制度上保证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轻简化、规模化。”孙果忠介绍。
植保所研究员刘太国介绍,他们改变了过去按病虫害种类进行防治的做法,分大区按重点时期统防统治。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黄淮海麦区、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重点病虫,采取绿色防控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联防相结合的防控策略,注重安全用药,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安全。
此外,麦田减蒸降耗增效节水技术综合利用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等技术手段,实现小麦生长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借助墒情监测智能化与灌溉预报网络化技术通过测墒补灌和水氮耦合技术指导水肥一体化应用,实现省工、省水、省肥。
《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较常规种植,项目集成创新实现亩节水30~50方、节肥8~10公斤,增产增效超过当地一般麦田10%~20%,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面向产业 模式创新
全国面粉加工排名第六、挂面加工排名第一的河北省金沙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应用了项目建成的小麦收储自动分类系统,实现原粮收储环节小麦质量在线红外快速检测、自动分类储存,提高原粮加工产品的适宜性,稳定和提高了加工产品质量。
近年来,金沙河集团又加快对接农业板块。副总经理魏海京表示,“我们朝优质小麦方向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不过,他也担心规模越大,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成本与风险越大,“希望在农业板块得到指导,从源头上解决小麦生产的问题”。
项目通过加快小麦最新科技的集成与成果转化,形成三类生产组织的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即整建制大面积稳产高效模式、服务新型生产组织的大面积增产增效模式、与粮食企业联动的大面积优质增效模式。
孙果忠表示,与粮食企业联动,集成精量播种、优质强筋品种、节水灌溉、氮肥后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实现优质小麦亩产500公斤以上,加价10%~30%订单销售,实现优质增收。
“农产品的生产发展要考虑市场需求,新技术、新模式要考虑新型农业组织的需要。”王汉中表示,农业发展日益趋向定位市场化、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与集成化、服务专业化、产品品质化。
他认为,项目围绕整个产业链,切中了现实需要,成效显著,为当前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提供了科技支撑,为农业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然而,小麦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王汉中希望科研人员更加重视节水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模式创造、机制创设;更加重视优质高产高效,倡导产加销一体化和产品品牌化,“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科学报》 (2017-05-31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