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乌云其其格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7/4/26 12:19:00
选择字号:
科技创新助推诺奖“井喷”
日本连续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原因解析

 

 

 日本研发投入占GNP比例

 
    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已有22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而且仅2000年以来就有17人(两人为美国籍)获奖,这一数量仅次于美国的59人,高于英国(10人)、法国(7人)和德国(6人)。
 
    近年来,日本何以能频频获得诺奖?究其原因,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科学家的谱系传承以及科研环境建设等均是重要的“推进剂”。日本的这种获奖状况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一二十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
 
    井喷式获奖,日本借科技创新迅速崛起
 
    在后发国家科学史上,日本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它是亚洲唯一一个能够在19世纪启动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即便在经历二战战败的重创之后,也能够抓住机遇,利用科技创新的法宝再次迅速崛起。
 
    从科学上看,1949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因预言介子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至2000年,又有4名日本科学家先后在三个科学奖项中获奖。进入21世纪,更是显示出了井喷式的获奖态势。
 
    这表明,今天的日本不但在技术领域居于世界前列,在科学方面也拥有雄厚的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多数获奖成果是在1970、80年代获得的,只有干细胞、二极管和中微子震荡三项研究成果是在1990年代以后获得的。
 
    蓄势待发,二战后增加科研投入与人才培养
 
    二战结束后,日本很快进入了经济恢复重建期。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日本经济状况发生很大改观。从1955年开始,政府持续推出的“经济自立5年计划”“国民所得倍增计划”(196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7年),迅速将日本的经济推向了高速成长期:从1960年到1973年,其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和科技人才队伍的扩张。1955年,日本研发投入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而当时美国为2.7%,英国为2.0%,法国为1.8%,西德为1.5%。上世纪60年代,日本研发投入占GN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6%—1.8%之间。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的这一比例超过了法国,1980年代初期超过了英国。
 
    研发投入的增长也带动了人才队伍的扩张。1959年,日本研究人员数量仅有8.2万人,到了1980年突破30万,1986年超过了40万。1957年—1963年,为了增加科技人才数量,日本政府采取了持续的扩招政策。到1987年,理工科领域的本科以上学位获得者迅速达到了45万人。同时,政府也向美国派遣了大量的人员出国攻读学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资金和人力的保障为日本科技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大量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大学和研究机构,研究设施得到改善和更新,研究人员的待遇得到保障,他们潜心开展研究,创造性与活力得到充分的释放,为科研人员获得卓越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承接力,基本粒子领域成绩斐然
 
    在三个科学奖项中,日本在物理学领域获奖数量最多,共有11人,而且这些人在五代物理学家学术谱系中呈现出了明确的师承关系。
 
    从第一位获奖者汤川开始,有7位获奖者(其中1名获化学奖)的成果属于基本粒子领域。可以认为,一个基本粒子物理学研究传统已在日本形成,这是该领域连续出现诺奖的重要原因。
 
    心无旁骛,科研人员长期研究有保障
 
    在1990年代引入能力导向的薪酬制度和任期制之前,日本的研究人员和大学教授属于国家公务员,只要成为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助教授(即副教授)、教授或永久职位的研究员,就基本能够申请到科研资助(如学术振兴会的科研费)潜心开展研究,发不发表论文或者每年是否有成果上报,都不会影响到工资收入。这使那些有钻研精神、年富力强的科学家能够心无旁骛地沉浸于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中,而不是随波逐流,研究流行的热点问题。
 
    后继乏力?科研投入减少引发担忧
 
    尽管近年来,日本连续获得诺贝尔奖,但也有很多科学家和政府官员表达出了一些对未来的担忧。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大隅良典就曾指出,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景气,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的科研投入也陷入了持续的低迷,如果长此以往,基础研究得不到发展,未来很难维持这种获奖态势。
 
    相反,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科研投入正在逐年提高,科技人力资源也获得了极大的扩张,与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情况相类似。如果科研人员能够潜心于自己的研究领域,那么,很可能下一轮诺贝尔科学奖的井喷式爆发将发生在中国。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整编:本报记者房琳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