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4/10 14:13:08
选择字号:
王浩院士解析“一带一路”水资源问题

 

清华新闻网4月10日电 “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发展及外交事业的一大重要构想,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的一条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之“路”。然而地球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经济社会建设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必然绕不开水资源问题。那么,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时,该如何解决沿线水资源问题呢?中国又有哪些宝贵的水资源保障经验?这些经验又如何助力世界发展呢?

针对以上问题,4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浩教授做客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分享了他的答案。

讲座开始前,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斌来到了主楼接待厅会见了王浩院士,与王浩院士等人饶有兴趣地讨论起了水资源的问题,并预祝讲座顺利举办。

讲座伊始,王浩介绍了“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并提出其肩负的三大历史使命: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在此历史阶段,“水”将成为最重要的全球性资源问题。目前水资源问题如资源短缺、设施制约、能力不足、需求强烈等已经成为沿岸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王浩院士做讲座。杨子豪 摄

对于“一带”沿线国家水情与“一路”国家沿线水情,王浩认为,总体情况在近年来有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面临的水资源压力将越来越大。

王浩随后详细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的保障经验。他认为,中国水资源有三大特点:总量大但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匀、与需求不相匹配。中国以用水微增长支撑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国用水总量从1980年的4408亿立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6103亿立方米,增加了38%,而同期GDP增加了30倍。中国采取了科学评价水资源、精确预测水资源需求、合理平衡水资源供需、优化供水工程布局、系统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障顶层设计等方式来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水资源,以达到水资源保障的效果。

最后,王浩提出,中国的经验和能力可以帮助提升沿线国家能力。沿线国家水资源保障要关注两点:加强“顶层设计”和抓住“木桶短板”。王浩还以中国-印尼的水资源保障合作为案例详实地解释了“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将沿岸各国的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互利的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中国在水资源治理上的经验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劲松向王浩院士授予活动纪念奖章。王浩院士和到场嘉宾还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现场同学提问。杨子豪 摄

到会嘉宾还包括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水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广恒教授,清华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列列博士以及工银国际融通资本总裁贲金锋博士等,各位专家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讲座现场。杨子豪 摄

本次讲座是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清华全球讲坛》的开坛演讲,由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学生国际事务交流协会(SAGA)、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协办。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简介:

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作为特色新型智库,旨在整合国内外高端学术研究资源,对全球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我国国际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努力建设成为服务于党和国家全球和平发展、深化改革和民族复兴事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