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17/3/25 17:20:05
选择字号:
国家鼓励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创新创业
盘点各国如何平衡本职工作与创业

 

央广网北京3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创业创新一直是国家所大力支持和鼓励的。但如果你是一个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即便有创业的想法也往往难以下定决心毫无顾忌地为之奋斗,因为这意味着你很可能在失掉事业单位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创业失败的风险。

不过,今后这个问题将不用太过顾虑了。最近,人社部公布《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特别提出,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创业可“留职不停薪”。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应当约定工作期限、报酬、奖励等权利义务,并且可以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以及成果转让、开发收益等进行权益分配。对于离岗创新创业的,意见明确,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

这份意见所适用的创业群体,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另外,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之外的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符合不同创新创业方式要求的,也可以提出申请。

专家指出,在总体的政策层面上,指导意见提出对于离岗创业的人,要求原单位继续履行参保义务,个人缴费与事业单位如何协调?在单位内部政策的层面上,本职工作和创新创业的关系如何去协调以及平衡?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亟待进一步的具体完善。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已经是家常便饭。在国外,科研机构人员如果创业,其所属机构是什么态度?对创业职员的岗位和薪酬方面又有怎样的规定?如何平衡本职工作和创业关系呢?

首先把目光投向美国。美国科研机构,尤其是大学非常鼓励创业。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硅谷今天之所以这样欣欣向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附近的斯坦福大学。绝大部分美国的大学都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扶植校内教职员工包括学生进行创业。

在美国某大学任职的华人学者杜剑峰介绍,美国大学里的教职员工或学生在创业初始阶段会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一般当一个教授或者学生想要创业时,他会从这些机构得到政策、场地甚至资金上的帮助,如果一名教授他有创业的想法,往往在最开始时不会完全辞职创业,而是会同学校签订一个协议,利用学校的场地和资金优势做一些初步的技术性和学术性工作,这样有个很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个人在经济上或者职业上的风险,而这些人付出的代价就是要把学校里从事这种科研成果与大学分享。比如说很重要的在科技创业领域里的核心专利,都要由大学掌握。这样如果成果最后能成功进行商业转化,这个公司在发展成功之后大学占一定股份。”

当然,美国的高校不会无条件付出,也不会牺牲自己保全他人。杜剑峰表示,教师们需要在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前提下,才能拿到完整的薪酬,“一般教职员工要在保证自己能够完成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本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获得全职薪水,不会说成为一个兼职或者在待遇和薪水上或被减免,但是前提是自己要能够进行正常的作为一个教授或者一个其他教职员工完成这方面工作的任务。但接下来如果创业计划进行的比较顺利,当公司可以独立的时候,如果他不能够完成作为一个教授本职工作,那么他就不能够从大学里面获得完全的薪水。”

再把目光转向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教授以及普通的科职人员都是聘用制,不存在是否为你保留职位一说。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的介绍:全职创业和当一名机构的科研人员,只能二选一。

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通常是以合同制的方式与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签署聘用合同的。相比而言,一些高校的教师合同期较长,甚至是终身制的,而普通的科研人员的合同期较短,但是不管是较长或者是较短的合约,在离岗创业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阻力。由于澳大利亚并没有人事档案等方面的规范,所以对离岗创业相对而言会简单很多,合约时间到期,或者是主动申请辞职之后即可创业。而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否会保留岗位呢?则视离职人员重新申请回归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相适合的岗位,则你有可能重新回归,否则并不会为你刻意创造出一个岗位来。

不过,胡方表示,无论是终身聘用还是有期限的聘用,澳大利亚的教授和科研人员一般不会舍高校或科研机构而选择风险高的创业,“通常澳大利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薪酬都不错,比如澳大利亚的正副教授,分别属于全澳大利亚社会当中收入最高的4%和7%的人群,这就导致这些人员并没有特别希望靠创业来改善自己生活的动力,而且如果收入再往上涨,大部分收入也会被归为高收入人群的超高比例的个人所得税部分而上缴,因此实际上并不会对收入有太大的改变。而另一方面,澳大利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较为完善的员工福利,包括灵活的工作时间,较高的养老金缴纳额以及较多的假期,这就导致了哪怕是一些希望创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也会考虑保留职位,并最多兼职来做一些自己的事业,毕竟如果你一旦离岗之后,对于大部分机构来说,这些福利是不会替你保留的。”

最后看俄罗斯。俄罗斯的科研机构或高校目前仍较为传统,禁止员工在外创业。然而,据曾留学俄罗斯多年的张舜衡观察,由于俄罗斯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基层工作者薪水偏低,很多人只能悄悄做第二职业以维持体面的生活。

俄罗斯科研机构和高校针对职工创新创业从来没有任何突出的留岗政策支持。俄罗斯的历史上,科研工作人员的个人发展政策一向不足,甚至俄罗斯的高校教师和科研知识分子一度被列为社会的贫困阶层。时至今日,高校教师个人发展依然是科研机构管理的严重短板。尽管俄罗斯政府年年高喊创新创业,但还只停留在针对广泛的大学生阶层,以及个别高新技术产业树创业典型的初级阶段。目前俄罗斯高校教师发展体系自推出的20余年以来,内容和形式都未有过变动,其主要由正式系统、非正式系统与成员交流三大部分构成。正式系统主要指教师进修, 国际教师交换计划;非正式系统主要指高校教师通过著书立说、理论性试验性研究、课程或试验过程等方式对自身进行改进和完善等等;成员交流则主要是指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和经验分享。由此可以看出,鼓励个人创业则完全脱离了针对俄罗斯科研职工这三大发展体系。

更严重的是,俄罗斯的高校教师发展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大缺陷, 特别是在教师发展中心和培训机构中 , 有 60%以上是未经过质量认证和评估的。在对俄罗斯高校教师的调查中, 仅三分之一的教师对其培训机构的质量表示满意, 超过半数的人则认为其并未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经费不足是导致培训机构质量不高的根源, 许多专业人才——尤其是法律、金融等相关学科人才, 从事其它商业领域职业所能获得的薪酬远高于从事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经费不足加上监管力度不够, 使得俄罗斯高校教师发展组织机构的质量令人担忧。大量俄罗斯科研职员不得不接私活,谋求自我创收,挂着高校的职位从事灰色经济,不仅可以偷税漏税,还能利用清闲的科研工作时间来做第二职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