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睡眠日,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
调查显示,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长期睡眠紊乱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生活,还会引发诸如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癌症、抑郁症之类的躯体和精神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睡眠问题最突出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二是睡眠障碍呈年轻化。
在全国8个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龄儿童睡眠不满9小时的比例约为38.0%,日间嗜睡发生率为64.4%,经常日间嗜睡者占26.9%。
相较于儿童,中学生睡眠不足问题更让人担忧。根据北京团市委有关的中学生群体睡眠状况调研结果显示,有80.4%的中学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有19.9%的受访学生表示在6小时以下。学习压力是导致睡眠不足最主要的原因。不仅如此,它还会引发青少年失眠。
需要注意的是,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们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使得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减退,而青少年失眠甚至会增加发生抑郁、焦虑的风险。
此外,近年来由于年轻人存在不健康的睡眠习惯,再加上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剧增,因此,睡眠障碍群体正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主要症状表现为失眠,有的是睡眠维持困难,有的是入睡困难。情绪问题是引起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例如过度焦虑。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失眠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比非失眠患者高3~4倍,长期失眠的人85%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且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都伴有失眠。
对此,医生提醒,如果年轻人长期伴有睡眠障碍问题,切记不能乱用安眠药物,及时就诊。由于出现失眠问题往往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不当使用安眠类药物,可能延误正确的治疗时机。
另外,掌握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保证规律的睡眠,睡前几小时拒绝进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白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不仅有助于健康,还会减少人们的压力感,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已经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尤其应该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量;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安抚情绪的活动,比如看书、听音乐或者洗个热水澡,远离让人兴奋的活动。(朱香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7-03-24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