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闸蟹新“爹妈”找到东家 |
水产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全国第一单成交 |
|
3月15日,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联合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中华绒螯蟹“江海21”品种使用权授权许可签约仪式,共有三家企业获得授权。在约定区域内,授权三家企业各为期五年的使用许可,并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交易额共计178万元。
这是中华绒螯蟹“江海21”品种首次许可授权,表明水产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全国第一单落地。
大闸蟹有了新爹娘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大闸蟹。2016年,由上海海洋大学联合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培育出水产新品种—中华绒螯蟹“江海21”。该品种使得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长江原种基本特征更为清晰。
中华绒螯蟹“江海21”较好聚合了父、母本双方的典型性状,具有生长速度快、形态性状好、群体产量高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14个省市区养殖,年养殖面积达20万亩。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普通中华绒螯蟹相比,16月龄蟹生长速度提高17.0%以上。适宜在我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该品种在国内外的水产动物配套系育种上处于领先水平。
大闸蟹亟待良种“升级”
大闸蟹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水产经济生物。自1991年以来,我国河蟹养殖产量快速、稳定增长,2015年成蟹产量为82万吨,比1991年增加了60倍,产值达400亿元。除内销市场不断扩大外,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
虽然大闸蟹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中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养殖对象,但支撑如此巨大产业的河蟹种源基本上也是未经遗传改良的野生群体。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野生群体的种质混杂和衰退严重,养殖性能衰退明显。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河蟹良种的呼唤及需求极为强烈,开展中华绒螯蟹育种工作十分必要而迫切。
作为“江海21”育种技术路线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上海海洋大学王成辉教授说:“自2011年来,虽然通过了3个中华绒螯蟹良种,但与其庞大的产业规模与巨大的苗种需求相比,中华绒螯蟹的良种数量实在太少,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仍然十分微小。”
他认为,目前几乎所有的育苗场均采用小规格蟹苗,造成养成河蟹的性状退化,规格小,养殖效益下降,已影响了河蟹产业的持续发展。如此下去,将很快使我国特有的中华绒螯蟹的优良种质丧失殆尽,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科技成果转化大亮“绿灯”
目前,我国每年有近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受限于政策、经费、平台及专业化人才等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足三成,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水产成果转化率低的大背景下,上海市农业服务中心及农交所为“江海21”在评估、挂牌、转让等各环节上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全程免登记挂牌费、免评估费、免交易佣金,大亮“绿灯”,顺利打通“最后一公里”。
当天的签约仪式上,共有三家企业获得授权。其中江苏省射阳县黄三水产苗种培育有限公司获得技术支持,指导企业育“江海21”的蟹苗,销往全国;上海福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苏省兴化市兴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江海21”蟹苗到扣蟹,扣蟹销往全国。
王成辉认为,“江海21”成果的成功转化,是水产新品种转化的创新模式,说明水产成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成果的经济效益得到认可,该成果的成功转化为水产新品种的转化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