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庆环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2/23 14:53:02
选择字号:
北大教授茶座:与大师对话人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3日 14版)

“教授茶座”拉近了思想的距离。范素摄影/光明图片

 
【不一样的思政课】
 
冬日严寒,燕园里的这一处却是温暖的。2016年12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肖瑞平教授来到“教授茶座”,以“怎样成为一位有情趣的学者”为主题,与17位同学茶叙畅谈,暖心热茶,谆谆话语,给同学们带来阵阵暖意。
 
“教授茶座”是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于2014年3月打造的知名教授与青年学生分享成长经历、共话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品牌,创办以来,秉持“不谈学术,只谈人生”主旨,迄今已有包括院士和长江学者在内的62位知名教授来到“教授茶座”,1159人次学生得以手捧香茗“与大师对话”。
 
“情趣是非常主观的,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情趣藏在你看的书、你走的路、你爱的人、还有你爱的大千世界里。”作为从美国归来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肖教授略带南方口音的温言软语让同学们对“一位有情趣的学者”有了直观感受。
 
这个谈人生的独特切入点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一位同学问:“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在科研中寻找情趣?”
 
肖瑞平的回答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位沉浸在科学世界的女性的幸福和快乐:“在科研中,情趣是一种寻找快乐的能力、一种懂得欣赏的能力。你看到一个细胞、一个分子,你能去欣赏它的精美、精准,从结构到功能,一切天衣无缝。因为它真的不是我们造的,它是在那儿的,它一切都是合理的。”肖瑞平补充说道,做科研的人一定要有一颗好奇的心,否则就会很累、很苦。
 
肖瑞平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品味人生的心得。她说:“每天早晨我都会绕着朗润园走上一圈,每天都看到很多很多的不一样。比如说四季的变换就蕴藏在每一天的景致里,比如雾霾之后的蓝天白云有种说不出的美,即使一片光斑、一片秋叶,都能定格成一幅画。”肖瑞平补充道,“修行人生有几个关键的方法:一个是你的选择;第二个是你的实力和内涵;第三,要有公益思想,公益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幸福的放大器。”
 
在谈到时间管理时,肖瑞平说:“做好时间管理很重要。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就全心全意地投入,而不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还想着另一件事。有的同学会感到焦虑,觉得时间不够用。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哪在乎你这几步。”
 
面对学术大师,却只谈人生,“教授茶座”深深触动了学子们。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马诗阳说:“我第一次觉得和大师如此之近,除了时空之近,更重要的是无限靠近一种昂扬豁达的精神境界,在琐碎的日子里,记起心中的梦与远方。”
 
(本报记者 王庆环)
 
教师体悟
 
点亮学生的精气神
 
北大学工部用茶座的方式请一些资深教授与年轻学子们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我认为这种形式非常好,一杯暖茶,温润老师们的岁月,也点亮学子们的精气神。
 
之所以选择“怎样成为一位有情趣的学者”作为与学生交流的话题,是因为我觉得学习不仅是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心灵和人文上的修炼。做人幸福感非常重要,而幸福感更多来自于高雅的情趣,其灵魂是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当下社会不太重视情趣,相形之下,古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孔夫子就是一个有情有趣的人。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因为应试教育,心灵非常枯燥,还处在青春年华,却老气横秋,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更谈不上情趣。如果在人生最美的季节不能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没有精、气、神,那么今后做什么都很难至善至美,不会去努力工作、努力追求幸福。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情趣是一种会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对世界和未来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充满阳光和正能量。有了这种能力,师生、同事之间的协作,家人、朋友之间的相处,就会有一种愉悦的互动。如何让人生充满情趣?我有一个很好的经历,在我的孩子年幼的时候,为了培养他们阅读习惯,我会点燃香薰蜡烛,播放悦耳的音乐,然后大家坐在地毯上一起阅读,结果他们非常享受这个过程,以致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到晚上7点,如果我在忙其他事情,他们会主动提醒我,“妈妈,该点蜡烛了,该看书了”。现在,孩子们已上大学,但他们仍然保持阅读的习惯,对他们而言,阅读有滋有味的事儿,是生活中情趣的源泉。
 
我们国家正在走向富裕,很多人物质上甚至称得上富足,但与此同时,人们深感焦虑,没有安全感,相互缺乏信任,缺乏幸福感,追根究底,是缺乏精神养分。就个人而言,如果我每天都是机械性地科研、工作,而没有音乐,没有艺术和人文的滋养,我也会觉得心灵饥渴。社会也是,如果得不到人文、艺术和自然美的滋养,社会风气就会浮躁,不自觉中就会降低大众的生活品味和幸福感。
 
造成精神贫乏有主观、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缺乏高远的精神追求,或者不知道如何追求,甚至因功利而丧失了美感和享受。客观上,我们的教育体系在这方面提供的养分不够,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更加重视人文及艺术等精神层面的美学教育。
 
我很幸运,周围有许多良师益友。因为我天生性格阳光,喜欢交友,与人为善,有很多忘年交,与学生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借“教授茶座”,我希望用自己的人生体会点亮学子们的精、气、神,助他们成长为有君子浩然之气、有改造社会之才、有健康快乐之身、有高雅情趣之“人”。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 肖瑞平)
 
学生感想
 
“教授茶座”是这样一个平台,在这里,我们毫无成本地得到了千金难买的人生箴言。我在一次次茶座中,总能收获不一样的成长。我常常想,能在年少时遇见这些大师,有幸聆听他们“历经风雨”的人生,是非常奢侈而幸福的事情。
 
——周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
 
一杯清茶话故往,一盏心灯指方向。“教授茶座”让我们得以就感兴趣的话题与最杰出的老师交流,聆听他们的感悟,感受治学的严谨,在学习的漫漫长路上坚定求索的信心。
 
——玄子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6级本科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