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微中心’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的专家学者,围绕“微中心建设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微中心的选址原则与条件”、“微中心建设中的政府与市场”等重点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研究员做了题为“在北京周边加快建设‘微中心’,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题演讲。他分析了伦敦、东京、巴黎等国外大都市周边的卫星城、新城、业务核都市等与“微中心”相类似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点,并对“微中心”的概念进行了概括。
赵弘认为,所谓“微中心”是指与大都市中心城区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通过承担某种特色城市功能,与中心城形成功能互补、有机联系,且自身具有一定的集聚能力、能够实现职住相对平衡的区域性小城市或者功能性板块。
据了解,“微中心”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之中,纲要明确提出“沿京沪、京广、京九、京承、京张、京秦等方向铁路通道,选择若干个中小城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若干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职住合一、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微中心’”。
赵弘表示,现阶段加快“微中心”建设,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抓手。他指出,全球许多大都市在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为解决城市规模扩大与运行效率的矛盾,将某些功能分散布局到中心城外围的某些区域,形成所谓的“新城”、“卫星城”、“业务核都市”等,构建起了分散化、多中心且有机联系的大都市空间格局。
赵弘建议,在北京周边地区建设若干个承担特色功能的“微中心”,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接地,符合北京作为特大城市空间演变规律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优化北京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副中心-微中心”的多中心、网络化的都市圈格局。同时,通过在北京周边建设若干先行示范的“微中心”,能够促进“微中心”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不断缩小与北京的发展落差,成长起一批区域性节点小城市(镇)。对于优化京津冀城市结构、空间结构,形成一个以首都圈为支撑的影响力强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赵弘还重点分析了在北京周边规划建设“微中心”的选址原则。一是与中心城保持合适的距离。国外“微中心”与中心城的距离一般在30-70公里之间,以满足“1小时通勤”需求。目前,北京中心城面积已经过大,如果“微中心”距离中心城太近,不利于为首都留下足够的生态空间;距离太远则会超过“1小时通勤圈”范围,使“微中心”缺乏吸引力。考虑到现在的铁路技术水平,可将“微中心”的选址范围适当扩展,建议在距离北京中心城40-100公里的空间范围内选址。
二是具有便捷快速的交通通道。未来,北京周边“微中心”建设必须有市郊铁路做支撑。但目前北京市郊铁路建设刚起步,从规划、立项到施工周期又很长,很难在短期内建成。考虑到“微中心”建设的紧迫性,其选址要充分考虑备选区域现有的交通条件,主要是能够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与北京中心城实现快速联系,或者属于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城际铁路规划所涉及的区域。
三是具有集聚增量资源的空间余量。“微中心”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接地,要有一定的空间规模,实现居住、就业、公共服务等功能协调发展。在北京周边建设“微中心”,建议规划面积20-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不超过20万为宜。考虑到北京周边区县(市)中心城区已有一定的规模,不宜在原中心城基础上“摊大饼”式扩张,建议采取“双子城”模式,在距离老城一定空间范围外建设“微中心”,并严格划定生态边界。
四是具有特色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微中心”一般通过承担某种特色功能,如科技、教育、医疗或产业等功能。在北京周边建设“微中心”,要优先选择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或者已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项目的区域。
针对城市“微中心”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陈耀研究员表示,“微中心”要避免重建新城的模式,而是应该根据功能承载,体现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研究员指出,“微中心”建设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有些可以在原有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提升,有的则可以根据功能需求强化建设。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燕霞博士做了题为“‘微中心’建设:战略要点与实施路径”的主题发言。她认为,建设好“微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突出抓住六大关键问题:一是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微中心”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担的特色功能。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合理配置城市功能空间布局。按照“百年规划”要求,前瞻性编制“微中心”总体规划,引入“产城融合”、“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街区制”等新理念,合理布局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三是打造特色产业,通过建设空间载体平台、特色产业服务平台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加强“微中心”与北京的对接合作,吸引特色产业要素加快集聚。
四是打通交通通道,建议研究北京与周边“微中心”的市郊铁路规划,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加快专用市郊铁路线路建设,为“微中心”建设创造硬条件。五是创新开发模式,发挥政府和市场合力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微中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六是加强政策创新,从供给侧发力,完善“微中心”建设的制度保障。
赵艳霞建议加大对“微中心”建设用地指标的倾斜,加强房地产开发管控政策,探索共建园区利益共享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化项目、医疗机构等落户特色“微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