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涵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7/2/16 9:37:56
选择字号:
浙江大学等发现肝脏铁损伤新机制

新华社电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铁含量过高及遗传性血色病可诱发肝脏肝细胞及巨噬细胞发生“铁死亡”,同时,“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可抑制肝脏铁死亡。该项发现将为肝脏铁损伤及血色病防治提供新思路。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肝脏病学》,由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和郑州大学共同完成。

铁死亡是一种不同于凋亡、坏死等传统细胞死亡的细胞死亡途径,主要由铁依赖的氧化损伤引起,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以遗传性血色病为例,过多铁储存于肝脏、心脏和胰腺等实质性细胞,最终导致组织器官病变,是引发肝病、糖尿病、心脏病等慢病的重要病因。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浩博士等研究人员利用多种小鼠模型展开研究发现,遗传性血色病小鼠的铁死亡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喂食缺铁饲料或者使用铁死亡抑制剂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等铁过载引发的病理损伤。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发现,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是调控因铁过载导致铁死亡的关键基因。

该项研究揭示了肝脏损伤中存在铁死亡的新模式,以关键基因为靶点将能有效治疗遗传性血色病等疾病引发的肝脏损伤,为肝脏疾病及血色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朱涵)

《中国科学报》 (2017-02-16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农场安装垂直太阳能电板不会导致作物减产 罕见!七大行星要排队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