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天琪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2/10 14:27:10
选择字号:
科研人员创业:躲开陷阱,乘上东风

 

近期,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兼职兼薪。

那么,科研人员在创业过程中有哪些优、劣势?科研人员创业应避免哪些“坑”?

实战派VS学院派

曾有报道指出,投身创业浪潮的科研人员有两类,一是曾在企业里积累较多研发工作经验的“实战派”。另一类是任职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做出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从而谋求转化的“学院派”。在创业过程中,二者可谓是各有优劣。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宋延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个群体来看,相比学院派,实战派在创业中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实战派成功的概率更高,虽然其技术含量未必特别高,但它首先能够生存下来。”宋延林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实战派直接从市场来,而学院派一般的知识背景都是在实验室里,对整个社会的了解还不够,对市场也比较陌生。”

宋延林认为,学院派中特别有市场眼光的人创业成功的概率可能高一些。“市场眼光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创业需要由所从事的科学或技术研究很快地想到实现为一个产品进入市场盈利。很多科研人员更多地还是从技术想到技术,想不断地在技术层面进行提高。不过学院派更多的具备一些理想主义精神,学院派去创业基本上都是基于自己的研究发现,继而想将其转化为有用的商品。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对技术的推动、产品的技术含量等都会比实战派高一些。其创业的起点会高,发展空间也更大。只要能跨过‘活下来’这道槛,在自己的角色转换之后,学院派的发展空间会比较大,但这个跨越是很痛苦的。”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部分科研人员更多关注的是基础研究,当然科研院所也有研究人员关注应用研究,但总的来说离市场还是比较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国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学院派可能对学术问题有更好的把握,但是对技术的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往往不是那么高,这一点和企业中的科研人员是不一样的,后者以实际需求驱动的科研占主导地位,目标性更强、对技术的转化潜力和经济效益有更清晰的认识。“与学院派相比,实战派的优势是更加接近市场、了解市场,但后者对科学问题的把握可能有劣势。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关心的问题决定了两派在创业过程中各有所长,实战派更贴近需求,而学院派在把自己的成果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市场风险或者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困难估计不足。”

创业路上的“死亡陷阱”

宋延林坦言,科研人员创业就技术本身而言有两个“死亡陷阱”,第一是从实验室的技术到产品。“实验室只要做出一个别人都没有做出过的东西就很兴奋,但你能不能每一次都把它做好,而且批量生产,保证其稳定性,这本身从技术上就是一个挑战。很多实验室技术本身的成功率不高,这样的话是没有办法投入工业生产的。”

而从产品到商品又是一个“死亡陷阱”。“你可以将产品批量生产出来,但它在市场有没有竞争力也是个问题。因为市场并不是接受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而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这与消费人群的定位密切相关。而这个往往是技术人员考虑不太周全的地方。”宋延林说道。

此外,创业团队的人员构成也是科研人员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技术人员如果能够跟有市场经验、资本运作经验的人形成团队,这种互补的团队发展会好一些。但实际上,这也非常难,因为不同行业的人能够变成紧密的、充分互相信任的的团体本身就需要长期磨合的过程。”宋延林说。

“对科研人员来讲,一个技术攻关无论面临多少困难都要解决掉,但有时候这不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产品的开发都有生命周期。可能提前一年开发出来的产品是有商业价值的,但晚了一年开发出来热点就已经过去了,会有新的替代技术出来。从创业的角度来说,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过去了。”宋延林认为,科研人员更多关注的是这个产品能不能做出来,做的技术水平是否比别人高。这种“较真”的状态也有贻误市场先机的可能性。

乘上利好的政策“东风”

宋延林和杨国梁都认为,当前有关于科研人员创业的政策利好是前所未有的。“不过对科研人员来讲,创业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是很多科研人员在观念中还是想在学术上有一番作为;第二是很多科研人员还对创业的可行性有疑惑和犹豫;第三,国家和地方虽然出台了很多政策,体现了国家鼓励‘双创’的导向,但每个科研单位在具体实施细则和保障措施方面还没有完全到位,这也有可能成为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杨国梁表示。

“中国科研界长期以来与市场隔离的‘两张皮’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从事应用项目研究的研究人员也并不是都需要去创业,提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并不是说提倡所有的教授都去开办企业,办企业的过程可能会更直接地体会到市场需求,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更有效的方式是把研究出来的技术转让给能够衔接的企业。”宋延林建议,“普通的技术可以通过转让给企业的方式为社会作贡献,有些技术可能真正适合办企业的,首先是创业者具有创业的特质,性格和综合能力适合创业;第二是他(她)研发的技术现在的企业都承接不了,是超前性的、变革性的,那就需要一个团队从实验室技术将其转化为产品,然后将产品再转化为商品。只有通过创办企业才能实现转移转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