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航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17/2/10 11:04:56
选择字号:
放弃国外名校回国读博 “妈妈博士生”获清华最高奖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是该校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只授予10位本科生和10位研究生。在前不久公布的2016年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中,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赵小凡引人注目。她是一位“妈妈博士生”。加入清华前,她连续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士、硕士学位,通过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资格考试。然而,她放弃了在加州读博,选择回国。

为出国拒绝保送

赵小凡出生在山东,初中时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她转学来到上海,就读于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从齐鲁大地来到黄浦江畔,赵小凡并没有太多不适应。聪慧和勤奋令她迅速脱颖而出,成绩常年位居年级第一。2002年初中毕业,她已经有机会保送“市重点”上海市建平中学。

面对这一几乎难以拒绝的机会,赵小凡却“任性”地选择了放弃。因为就在那年,平和学校首次探索开设了国际课程项目,学生接受外教教学,学习国外IB课程,不参加高考,而是选择申请海外名校。这在当时上海的非国际学校圈中尚属于首次。选择留在平和学校就意味着选择了今后放弃高考,出国深造。“这还是有风险的,按照我当时的成绩,三年后高考,去一所国内顶尖的985大学问题不大,可是申请海外高校,变数就多了。”赵小凡说,但是她主意已定,希望能走出国门看世界。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事实证明,赵小凡的选择是正确的。高中时期,她选择了6个模块的IB课程,涉及文学艺术、外语、数理化、社会科学等多方面内容,完全按照欧美模式进行学习。三年下来,她不仅拿到了托福和GRE的优异成绩,还在6个模块的IB课程满分45分中拿到了43分,这个成绩在全球学习IB课程的学生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拿着这样一份出色的成绩单,自然不乏海外名校的青睐。赵小凡先后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等多所国际顶级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放弃读博回国发展

2005年,赵小凡跨过太平洋,来到阳光明媚的美国加州,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她攻读的本科专业是环境工程,从此与“环境”结缘。

谈起为何选择环境专业,赵小凡对记者说因为父亲就在能源行业工作,所以她从小就对环境学科不陌生。促使她选择环境专业的还有高中时期的一段美好的经历:在平和学校赵小凡修读了一门“环境化学”课程,老师是一位美国人,经常带学生去户外实践,比如去黄浦江取水进行检测,或者到崇明岛的湿地观察那里的自然生态。老师告诉赵小凡,全美最好的环境工程学科就在斯坦福大学。这影响了她后来的报考。

赵小凡在斯坦福用五年时间拿下了环境工程学士、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之后她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农业与资源经济系攻读博士,荣获仅授予全校4%新生的伯克利奖学金。“环境学科就在这个系里。”赵小凡解释道,一年后她顺利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拿下伯克利的博士已成预期。

但就在这个时候,赵小凡又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读博回国发展。她告诉记者,在攻读硕士和博士的时候,她越发觉得自己在美国学习是“空对空”——环境政策、能源政策在国内有大量的案例,自己在美国却只能做一些枯燥的数学分析,“做研究,了解现实是很重要的。”她说这是自己选择回国的最重要原因。

做科研“慢就是快”

回到国内,赵小凡偶然听说清华公共管理学院的齐晔教授在招收研究助理。得知齐老师的方向契合自己的兴趣点,她便选择加入了齐老师所领导的气候政策研究中心,跟随他工作了两年。在此期间,她参与撰写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她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土壤”——分析与评估中国的低碳发展政策才是她真正的研究兴趣所在。

于是,2013年9月,赵小凡重起炉灶,在清华公管学院跟随齐晔老师开始了第二次读博生涯。

与其他博士生在读博之初就急于发表论文不同,赵小凡在研究的开始阶段似乎有些“慢”,她选择深入调研多家地方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走访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几十家企业,不慌不忙地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并且尽量对调研对象进行连续多年的跟踪研究。这个过程很辛苦,从2013年读博到去年生孩子前,赵小凡只休假出去旅行过一次。

尽管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是渐渐地,她的这些稳扎稳打的前期工作逐渐显现出成效。从成果上来看,她并不“慢”——6篇成果论文先后发表在SCI/SSCI收录期刊上,其中3篇论文她都是第一作者。这些论文都是节能政策领域少有的基于一手调研的实证研究。

当上“妈妈博士生”

科研上饶有建树的赵小凡更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回国以后,在她所在的课题组,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也是她当时的大师兄。两个年轻人学术背景相似,都是从环境工程到公共管理,原本共同语言就很多,又长时间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工作,一起为环境事业而努力,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在赵小凡眼里,自己的先生无疑是“宅男”一枚,两人在学校里碰面最多的机会就是吃饭。但这位宅男对她做学问却帮助很多,“他毕竟先读了博士,研究的经验也更多一点,所以我有什么问题会先问他,让他提提意见。” 赵小凡说,她觉得丈夫提的意见都还是挺中肯、挺受用的,“文章投出去,很多时候审稿人的意见和丈夫提的意见一样。”

去年9月,赵小凡的孩子出生了,是健康可爱的男孩,她正式升级为“妈妈博士生”,在幸福甜蜜中也开始迎接人生前所未有的忙碌和挑战。对于这种忙碌,她笑着说自己还能够适应,“这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满载着责任,激励我在学业上更加努力。”事实上,即使在去年4月,挺着大肚子的赵小凡还在坚持外出调研,就为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在赵小凡眼里,做科研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履历多漂亮,而是能够产生新知识,能获得可以与大家分享,促使一起进步的东西。她选择了企业对于节能政策的响应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因为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政策研究价值非常大。

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力争今年底拿下博士学位。对于未来的职业方向,她说自己应该还是以做政策研究为主,不打算出国,“中国的政策研究,终究要回归到中国的土地上。”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