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9日 01版)
本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冯蕾8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已于近日发布,“十三五”时期,我国将优先布局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据了解,这10个项目具体包括: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运行和使用效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设施的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地位;薄弱领域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优势方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支撑前沿科技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的能力显著增强。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2016年9月,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科学等我国设施建设的传统优势领域得到巩固和发展,工程技术、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等薄弱领域明显加强,为更多学科向世界先进行列迈进创造了条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