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6日消息(记者王凯 秦庆翔 王晶)“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专题采访报道活动4日全面启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将在未来一周时间里,深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多个方面展开专题调研采访。
看通州速度!今年年底北京市属机关开搬副中心
4日,记者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指挥部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用地面积6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380多万平方米。到2017年底,北京市级四大机关及部分市属行政机构将率先启动向城市副中心搬迁工作。
通州区地处北京东部,距离北京仅20多公里,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目前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已于去年6月份全面启动实施,环球主题公园开工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景观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同步推进。
据悉,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进一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标志性工作。
图为2016年11月下旬北京降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雪后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施工现场,除了一处处挺拔的塔吊外,看不到其他成形的建筑。
时隔2个多月时间,还是在同一施工地点,一栋栋行政办公区的高楼拔地而起。“眼前的这片楼群,平均4天时间就可以盖一层。目前办公区建筑全部实现了主体封底。”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总工程师陈宏达指着工地告诉记者。
而采用全钢筋框架结构建设的办公楼建设速度更为惊人,上图的这栋建筑只用了1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建设封底工作,平均2.5天就能建设一层,创造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通州速度”。
怀柔崛起科学城 将成国家科技创新心地标
怀柔区是北京市的远郊区,地处燕山南麓。在怀柔科学城,北京市正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开展合作,建设大科学装置,依靠这些大科学装置,支持建立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北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目前,落户怀柔科学城的三项大科学装置上半年起将陆续开工,建成后将大大推动基础和前沿科学研究。
此外,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也将落户怀柔科学城,“下一步,我们要争取子午工程二期、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启动立项。”怀柔区政府副区长王弢介绍,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不同,怀柔科学城重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扩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规模,满足更加全面的基础前沿科学研究需求,进一步提升北京首都核心功能。
目前中科院大学已投入使用,为科学城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科研与转化基地已有15个项目投入运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及一大批交叉科学研究平台将陆续于今年和明后年开工建设,为科学城提供核心支撑。
在位于怀柔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室,一辆时速为2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动车模型飞驰而过。上图所示的高速列车双向动模型实验平台,总长274米,是国际上唯一能完成最高实验速度50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实验的专用平台。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国伟介绍,未来五年,国家先进轨道交通专项将重点研制出400公里高铁列车和600公里的磁浮列车,在不久的将来或将投入运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