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璇子 李晨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2/13 20:05:41
选择字号:
卖好粮 储好粮 吃好粮
优质粮食工程推动中国粮食品质升级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形势喜人,然而,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

2017年,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优质粮食工程在粮食流通领域起锚。在顶层设计中,这项工程将是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以及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数月来,优质粮食工程的目标要求、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逐步明确细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被列为三大重点。对工程的实施,财政部在本年度安排5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予以支持。

《中国科学报》记者从国家粮食局获悉,通过竞争性评审,“优质粮食工程”确定了今年重点支持的16个省份,并拨付2017年度中央财政性补助,目前,各有关省份正在制定或修改完善本省区的具体实施方案。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推进、细化和落地,中国粮食品质迎来了“升级时间”,以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让农民“卖好粮”

今年入秋以来,湖北省随州市就一直在连续阴雨、低温、大风天气的笼罩之下。田里的稻谷喜获丰收,但是这样的天气条件下,稻谷的收割、晾晒及储存等又让农民们犯了愁。

为减少天气因素给粮食收购带来的不利影响,随州市粮食局在指导农户抓紧晴好天气及时进行晾晒的同时,还引导各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烘干设备,加班加点进行烘干作业。据初步统计,全市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利用烘干设备烘烤潮粮近7万吨,周转储存粮食5万多吨,挽回粮食质量降级降等损失5000余万元。

当粮食收购遭遇不利天气,如何减灾止损?粮食收获后如何及时处理、妥善保管?事实上,这不仅是随州,亦是全国粮食产区面临的难题。

新生产的粮食有机杂质多、水分含量高,通常要经过清理、晾晒等环节,达到国家粮食收购质量标准后,才能进入收购、储藏、加工等流通环节。由于企业、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缺乏必要的清理、干燥设备,粮食产后品质保障能力较弱,生产的粮食容易发生霉烂变质,导致品质下降、存量损失的情况比较普遍。

如何满足我国在粮食产后服务方面的迫切需求,如何填补巨大缺口? 优质粮食工程给出的答案是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即:建立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打造农民需要的粮食产后服务功能,为农户开展“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如条件允许,还可将拓展服务范围,如提供市场信息、种子、化肥等和融资、担保服务,推广订单农业等。

在湖北省安陆市李店镇,就有一家专业化提供粮食产后服务的企业。公司下属的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营谷物种植、粮食晾晒烘干、中转储存等业务,所产稻谷则直接用于公司大米加工及米粉生产。公司建成了涵盖粮食产后运输、清理干燥、储存、加工、销售全套产后服务体系,拥有7万吨粮食储备能力,并形成了从稻谷种植、运输仓储、大米加工、大米精深加工成米粉的全产业链融合。

“到2020年,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将力争在全国粮食主产区覆盖,”国家粮食局新闻发言人陈书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一方面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保质能力,促进粮食提质进档,大幅减少农户储粮损失率,推动节粮减损;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农民的市场议价能力。

同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还能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湖北省为例,该省粮食产量常年保持500亿斤左右。按照粮食干燥清理平均利润约1.5—3分钱/斤,全省粮食仅清理、干燥两环节的利润就可达到10亿元。

粮食质检体系:让消费者吃上“安心粮”

通过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农民手中将出售更多“好粮”。然而这还远远不够,要想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品质,流通环节中对粮食质量的检验监测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初步建立,目前经国家粮食局授权挂牌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有357家,每年检验各类样品约40万个,获得检验数据超过300万个。

不过,体系的建设仍不完善、不健全。特别是我国基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能力薄弱的问题突出,在上述357家机构中,县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只有45个,覆盖面仅1.6%,与我国6亿多吨粮食产量和消费量严重不匹配。另外,检验设备陈旧落后、食品安全指标检验能力薄弱、监测检验业务经费严重不足等也是粮食质检监测中的“通病”。

根据优质粮食工程的安排部署,“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建立与完善由6个国家级、32个省级、305个市级和960个县级粮食质检机构构成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和质量风险监测体系,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工作联动,监测覆盖面提升60%以上,粮食产品综合合格率提升5%以上。为适应市场化粮食收储体制改革的需要,还要进一步推进建立覆盖面广、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

陈书玉表示,通过全面健全完善全国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粮食流通全产业链和各环节粮食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水平,可以进一步规范粮食流通秩序,防止市场化收购条件下压级压价、侵害种粮农民利益、保障“优质优价”机制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不合格粮食产品流入口粮市场,切实把好食品质量安全源头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的安全”。

中国好粮油行动: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

从原粮到成品,从产区到销区,从田间到餐桌均离不开粮食的流通。粮食流通一方面反哺激励、反馈引导粮食生产,另一方面,支撑培育、带动引领粮食消费。如何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领作用?

在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和质量检验监测体系之外,优质粮食工程的另一大重点是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顾名思义,该行动计划一方面旨在大力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城乡居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让消费者“吃出健康”;另一方面,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广大种粮农民和粮食企业生产优质粮油,在优质优价中增加收入,力争到2020年全国产粮大县的粮油优质品率提高30%以上,农民种植优质粮油的收益显著提升,粮食产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

提升质量、标准先行。2017年9月,国家粮食局正式发布了包括小麦、小麦粉、挂面、稻谷、大米、食用玉米、饲用玉米、大豆、食用植物油、杂粮、杂豆及生产质量控制规范等12项“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作为粮食行业标准。

“系列标准是遴选‘中国好粮油’产品的主要依据,”陈书玉表示,与现行标准相比,新出台的系列标准在安全性方面要求更加严格,更加注重加强品质评价和突出营养特性,倡导适度加工,更为强调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和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比如,针对我国小麦的均匀一致性差的问题,《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提出了表征小麦品种纯度特性的指标——一致性,要求单品种的纯度≥95%;同时提出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单品种的食用商品小麦”,以此来控制小麦的混杂,引导小麦品质一致性的提高。再比如,稻米标准取消了“加工精度”的要求,改为企业根据产品和市场情况自行决定,大米的等级与加工精度无关,充分体现食味的重要性,从产品端促进引导适度加工。

除了建立系列标准和技术评价体系,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还通过加大科技支撑、建设销售渠道、实施示范工程等举措来发挥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反馈和引领——通过标准规范、宣传引导、试点示范,引导培育消费者“吃好粮”; 通过完善标准、质量控制、定等分级,引导粮食种植、加工等环节“种好粮”“做好粮”。

据悉,自启动实施以来,“优质粮食工程”受到了地方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普遍欢迎,很多省份都把“优质粮食工程”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和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有力载体。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也将继续通过竞争性评审的方式,对今年未纳入重点支持的省份予以支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