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缅甸琥珀中的缺翅虫新种(引自原文)
近日,石探纪科学团队殷子为(上海师大)、蔡晨阳和黄迪颖(南古所)等描述了两个产自缅甸胡康河谷的缺翅虫化石新种,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森诺曼缺翅虫Zorotypus (Octozoros) cenomanianus Yin, Cai & Huang’和‘刺胫缺翅虫Zorotypus (s. str.) denticulatus Yin, Cai & Huang’。俩新种分属Octozoros亚属和指名亚属。研究结果将正式发表在国际古生物期刊《白垩纪研究》上,论文先行预览版已可上网获取。
缺翅虫又被称为‘天使之虫 (angel insects)’,是昆虫纲中的一个珍稀小目。现生缺翅虫目全世界仅记载43种,绝大部分物种分布于环赤道热带区域(同级别的鞘翅目全世界约有30万种,可以此类比)。我国大陆缺翅虫已知4种,分布于西藏、海南和云南,由中科院动物所黄复生研究员和上海师大殷子为等于上世纪70年代和近年先后描述。本研究之前,缺翅虫目化石类群已知8种,分别报道于中新世多米尼加琥珀(3种),中白垩纪缅甸琥珀(4种)及早白垩纪约旦琥珀(1种)。论文作者通过检视近20枚缅甸琥珀缺翅虫化石,确认其中两枚属于两个未被记载过的新物种,随后对其进行了摄影和描述。目前,从缅甸琥珀这单一产地就已发现6个缺翅虫物种,证明缺翅虫目在9900万年前的热带森林里已相对繁荣,且多样性高于任一现生热带森林。随着对缅甸琥珀相关研究的不断升温,科学家有望在未来继续发现新的缺翅虫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