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21 9:09:49
选择字号: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2015年10月29日),《求是》2016年1月1日

学习札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种论断一脉相承。创新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如果说要素投入和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两大驱动力,那么前者是有限的空间,后者则具有无限的潜力。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位置,逐渐把更多资源向“人”而不是“物”倾斜,大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为此就必须改革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让人才心无旁骛、无后顾之忧,让创业创新的人放开手脚、有施展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提到的“创新”很大程度上被强调为科技层面的进步。事实上,在科技创新之外,理论、制度、文化等层面的创新也同样重要,它们都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理论创新为指引,制度创新为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精神及智力支持,它们之间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科技创新与其他创新之间的关系与比重,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创新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周远

周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低温工程技术的研究。

融会贯通

有一种误解认为,创新是科学家、高智商的人做的事,普通人没有能力创新;还有一种误解认为,创新就是以改变为目的,为创新而创新,进而忽视创新的内在本质,甚至忽略了创新同样是艰辛探究和辛勤付出的结果。这些误解的存在,一方面是公众对于创新存在认知偏差,另一方面也是现有创新文化与创新氛围不够丰富的表现。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意志。因此,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的理念,根本是要让创新融入国民心里,让创新发展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真正软肋或许并不在技术层面,而是环境、体制和机制方面。“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强调的正是在全社会培养一种创新文化的重要性。

培养一种创新文化,就是要激励成功、更宽容失败,让“疯子”有表达想法的机会,让“傻子”有坚持理想的空间;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改变只看数量不顾质量,盲目跟风、忽略原创的评价导向;就是要“聪明人下笨功夫”、唤醒工匠精神,拒绝浮躁功利,拒绝投机取巧。这些都要求把创新视作一种信仰、一种习惯,让创新和创业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基因。

(本报记者张林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7-11-2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