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多
北京古称燕,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自从元代成了京城,北京便成了一口大锅、一口大熔炉,从此北京人也不再是纯种的燕人。
我也不是纯种北京人,爸爸妈妈都是广东客家人。爸爸是1930年来到北京的新一代北京人,随后妈妈也来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除了广东的故乡,还有几个地方可以算作第二故乡,一个是南京,一个是重庆北碚,还有就是北京了。不过与我有关的只有北京一个地方,并且这个第二故乡完全超过第一故乡广东。
60年前,我还是一个毛孩子,记忆最深刻的事是大约每个月妈妈要带我去一趟王府井。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时间大概从我可以被妈妈领着,不用背着开始,一直持续到1966年。
我家是1954年结束“颠簸流离”,从南京落户到北京,住在中关村。那时候从中关村去王府井,先坐32路公共汽车到动物园,车票好像是一毛五。然后在动物园换3路无轨电车,就可以到王府井百货大楼,车票仍然是一毛五。
妈妈去王府井主要是去百货大楼买一个月的必需品,其中茶叶必不可少。那时妈妈喝一种叫香片的茶,半斤一大包,不知现在属于什么茶。爸爸要买两个盒子装的、里面像个窝头的沱茶,另外还会买些祁门红茶。那时候王府井百货大楼的茶叶店在一层左手边第二家,茶叶店的隔壁,就是左手边第一家,是卖各种干货的,里面有各种山珍海味的干货,记得还看见过长着毛毛的熊掌。客家人爱煲汤,煲汤的材料里需要墨鱼干、蚝蚳,还有广东人爱吃的咸鱼那里都可以买到。如果家里的墨鱼干、蚝蚳快吃完了,就在那里买。另外,妈妈还要在那里看看海参、鱿鱼、香菇等。
王府井作为北京的商业中心,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过百货大楼肯定不是最早的,王府井最早的商业市场应该是东安市场。那时候东安市场和百货大楼隔着一条马路,百货大楼坐西朝东,东安市场在路东边占据一大片地方,有好几个门。靠南部都是一层的店铺,北边是好几层的阁楼。
记得每次去王府井,妈妈会带我去那边阁楼上一个叫森隆的饭馆吃饭。现在闭上眼睛去回忆当时的情景,走上咯吱作响木板的楼梯,然后拐弯抹角地走过一间间屋子,完全就走进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电影的镜头之中。森隆好像是一家淮扬菜馆,我小时候因为被妈妈喂得很饱,也吃得很好,在外面吃饭根本吃不进去,所以每次都是妈妈自己吃,我一点都不爱吃。如果拿到现在,估计那里的菜肴可以和星级米其林餐厅媲美。
无论眼前遇见什么事儿,高兴的、痛苦的,过去了都变成记忆。而且记忆是很有趣的,会变成镜头、变成画面,然后一幕幕地从眼前划过。但记忆中无论苦难,还是欢悦,都变得弥足珍贵。
《中国科学报》 (2017-11-10 第8版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