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0/17 14:41:43
选择字号:
小分子牵动科企“联姻”

 

2800万元。10月12日下午,一个小分子的技术使用权转让吸引了数十家媒体的注意力。这个小分子名叫“L-丙氨酸”,正是它牵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浙江瀚叶股份有限公司“联姻”。

当天,微生物所与瀚叶股份签署了L-丙氨酸菌种专利技术转让协议,共同成立了中科瀚叶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未来几年,双方将携手实现L-丙氨酸生产技术规模化生产,并共建“产—学—研”合作研究体系,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新产品研发、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合作。

“良种”得“沃土”

氨基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饲料、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据报告,2016年全球氨基酸市场销售量近800万吨,预计2022年总销售量将达1105万吨,该产业将成为未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国,但并非氨基酸生产强国,集中体现是我国氨基酸创新产品少。相关产品仍以谷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等微利运营的大宗品为主。

此外,专家表示,我国缺乏开发氨基酸衍生物的核心技术,缺少相关高层次研究人员,且企业对新品种开发的投入较少。而此次微生物所与瀚叶股份的强强联合有望扭转这一局面,让L-丙氨酸产品弥补我国氨基酸创新品种短板,促进行业结构性改革。

微生物所与瀚叶股份通过在高端科技资源和工业放大生产及资本优势等方面的联合,有望让L-丙氨酸成为继上述三种大宗氨基酸之后的氨基酸品种中的超级单品。“我们有优良的‘种子’,瀚叶有优质的土壤,我们的结合可以让我国氨基酸产业发展壮大。”此次高性能L-丙氨酸菌种研发团队带头人、微生物所研究员温廷益对《中国科学报》记者如是说。

自2005年从法国归国后,温廷益便潜心研究氨基酸菌种,建立了相关创新平台,构建了高性能的L-丙氨酸菌种,并开发了与菌种生理代谢适配的发酵工艺,形成了专利技术和技术秘密。

打开新局面

目前,L-丙氨酸已用于食品、保健和医药行业。据介绍,在食品领域,它具有安全、营养、天然等特点,是国标批准使用的九种增味剂之一。在医药保健领域,它可为转氨酶提供氨基供体,用于治疗肝功能不全引起的氨基酸代谢紊乱,也广泛用于各类解酒护肝类的保健品中,还是制备氧氟沙星、维生素B6等药物的基础原料。在日化产品方面,以椰油和L-丙氨酸为基础物质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无公害等特点,可替代以石油基为原料的传统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化妆品、洗涤剂、纺织印染及农药调配等行业。

“如果仅在日化领域使用氨基酸洗涤剂取代传统洗涤产品。”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马树恒说,“分析表明中国L-丙氨酸的年市场需求量将达到500万吨,而全球L-丙氨酸的年需求量将达到2000万吨至4000万吨。”

除了推动我国日化产业的生态革命之外,专家表示,L-丙氨酸的规模化生产还能解决我国3亿吨玉米产量过剩的问题,2017年仅在东北地区其新增的氨基酸产能将超过200万吨。

“我们的菌种已经达到了食品级,10月20日就去做中试。”温廷益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L-丙氨酸项目投产后,将会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瀚叶股份董事长沈培今表示,该公司将以“传统产业的巩固与升级”作为传统业务板块的发展基调,通过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的长期深度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实现“技术+资本”的产研合作。

“输血”到“造血”

与此同时,合作双方还把目光瞄向了创新的源头——基础研究领域。微生物所研究员施一介绍,实验室将开展重要生物医药制剂的研发工作,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提高国民的健康和生活水平。

据介绍,联合实验室未来5年内重点开展的项目包括开发寨卡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针对犬细小病毒感染研发犬源的犬细小病毒治疗性抗体。其长期发展规划将靶向传染病防控产品、肿瘤治疗手段(免疫疗法、溶瘤病毒)、医药氨基酸生产、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等人类慢性疾病的控制、肠道微生物与健康等方向开展生物医药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工作。

在国务院参事、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石勇看来,此次所—企合作不仅实现了双方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还在积极推动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法》,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沈培今透露,未来该公司一方面将开发以生物发酵为主轴,围绕核心技术的新产品集群夯实企业传统产业优势;另一方面将通过投入联合实验室在未来目标生物制药领域的研发和战略性行业资源整合,调整产业结构,完成从传统生物发酵产业转型至高精尖生物制药领域的蜕变。

“让一个产业发展壮大,就要让企业加强研发。”温廷益说,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也是此次合作的关键点之一。他举例说,韩国一个企业做氨基酸研发的超过1200人,而他所在团队6个人中只有4个人研究氨基酸。“现在我国投入太少,所以要引领企业往这个方向走。”

“现在,国家和中央在力推让企业成为研发主体,中科院要做转型,就要推动企业做这件事,企业以后做的成果比中科院还好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温廷益说,“现在给企业输血,以后他们就能自己造血。我们就是想做奠基石,这就是科学院的定位。”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