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0/11 12:55:45
选择字号:
“无膜棉”向残膜污染宣战

喻树迅院士(右3)在无膜棉示范田合影留念

“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地膜降解和残膜回收上努力,如果不使用地膜了,那一切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举行的无膜棉现场观摩会上,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杨礼胜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领衔培育推广的无膜棉充满信心:“我坚信随着无膜棉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新疆残膜污染问题必将被彻底解决”。

种棉花不覆地膜,这在棉花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这似乎是解决当前农田残膜“白色污染”最直接、最有效甚至是唯一的方法。9月底,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在位于新疆沙雅县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试验田组织了一场“无膜棉现场观摩会”,棉花专家、种站工作人员、棉农代表纷纷从各地赶来一探究竟,他们心里都在嘀咕:“无膜棉”能成功吗?

“白色革命”变“白色污染”

棉农对地膜有一种复杂的情结:它曾帮助棉农掀起一场农业“白色革命”,而如今却成了棉田“白色污染”的祸首。

“覆盖地膜可以增温保墒、抑制杂草、防虫防病、保水保肥……用处有一堆,早就成了种棉的标配。”在无膜棉现场观摩会上,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毛树春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特别是在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几乎“无膜不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也来到无膜棉观摩会现场。他介绍说,近30年来,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这其中,新疆的地膜用量更是首屈一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新疆的地膜覆盖面积已近5000万亩,地膜总使用量达150万吨,已成为我国地膜覆盖面积最大、用量最多的省区。

“地膜的使用可提高作物单产20%~30%,大面积地推广促进了新疆棉花的生产,对新疆的棉花生产来说,使用地膜确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杨礼胜说。

然而,30多年的“温水煮青蛙”,地膜残留终于露出它狰狞的一面。

“随着地膜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残留地膜回收率一直偏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耕地质量逐步下降。现今,新疆已成为继山东之后残膜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杨礼胜说。

残膜污染会影响棉花的生产,但首当其冲的是原棉质量。喻树迅告诉记者,对于机采棉而言,残膜会随机械混入棉花,成为构成棉花“三丝”污染的“生力军”。这将严重影响棉花的纺线质量和染色。“新疆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主战场,如不能解决白色污染,也将影响我国棉花系列产品在‘一带一路’大格局下的国际影响力。”

把地膜“请出去”迫在眉睫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旨在进一步引导和约束各地严格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这在毛树春看来,是中央决心守住生态红线的明确信号。

“我最近看到一个报告,农田可以存在的残膜最多是每亩地30公斤,现在很多地方都超过这个数。”毛树春向记者透露,由于积累了近30年的残膜只是在近几年才引起重视,多数地块残膜量“高的很”“超过30公斤只多不少”。

毛树春对记者说,我国覆盖地膜的农田有5亿亩,主要在西北、东北和华北:“残膜就在地下0~30公分的耕作层里,挖起来都是碎片。”他说,治理农田残膜污染“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因为当污染量到了不可承受的时候,“必然对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把残膜从农田请出去,农业专家们也试过很多办法。杨礼胜介绍说,大量科研工作者在地膜降解和残膜回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努力。但是,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理想的解决途径。

毛树春也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使用更利于回收的加厚地膜和所谓的可降解地膜,都还未在实际生产中取得成功。“解决残膜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只有一个,就是不使用地膜。”

唐华俊也指出,在新疆,棉花已成为地膜污染最为严重的作物。减少使用或不使用地膜,已成为未来棉花等农作物种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无膜棉”示范只是个开始

针对地膜污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喻树迅等科学家选择了主动作为。早在2011年,协同攻关团队就依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开展了早熟、抗旱、耐盐碱的无膜棉新品种筛选,培育出早熟抗盐新品系“中棉619”,并研发集成了一系列配套生产技术,采取“边研发、边示范、边推广”的模式,迅速在南疆多地开展无膜棉的生产试验示范。

今年9月中旬,相关专家对位于沙雅县的50亩示范田进行了测产。初测和复测两次测产结果均显示,无膜种植的中棉619实现亩结铃数7万多个,(籽棉)平均产量达到362公斤/亩。

“今年受苗期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出苗率只有75%左右。如果出苗率能提高10%,产量还能够再增加不少。”负责示范田管理的新疆守信种业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相比之下,无膜的中棉619这一产量的确逊于同地区的覆膜高产田(最高可超过500公斤/亩)。但这在毛树春看来,无膜种植能实现超过350公斤籽棉的亩产量“已经不低了”。

“按照42%的衣分计算,每亩的皮棉产量能达到150公斤,产量就基本有保证了。”毛树春告诉记者,从产量上看是比覆膜棉田要低,但现在还不是拿产量作横向比较的时候,“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来看,无膜植棉无疑已经开了个好头。”

尽管如此,无膜棉要想一举推广开来,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无膜棉种植给科研和生产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比如如何破解僵苗问题、抗除草剂品种选育等;此外,无膜棉的播种技术、肥水调控等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毛树春对记者说,“农业新技术从试点到示范、推广一定是稳步进行的,要一步步来。”

喻树迅也表示无膜棉如今“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并提出无膜棉第一步先抓产量,下一步再抓品质:“这我非常清楚,特别是育种方面,需要协同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