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其予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8 14:41:06
选择字号:
医学机器人:给神经外科医生当助手

 

“现在,医学领域正朝着精准医学的理念方向发展,医学机器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正符合这种趋势。”日前,在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活动——“青年创新前沿论坛”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神经外科医师白洪亮详细介绍了多功能机器人在神经外科手术上的应用。

医学机器人在3个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是具有一个完整的术前计划;其次是可以对患者的实际颅脑位置进行匹配;第三是进行机器人的辅助定位操作,定位精度小于1毫米。“比如,法国研发的ROSA多功能机器人,就是非常精准的机器人。”白洪亮介绍。

那么,机器人在临床中究竟有何优势呢?与人类相比,机器人在手术中的精准程度、安全性保障以及病灶定位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比如,在神经内窥镜的手术中,医学机器人通过制定手术计划,配合神经内镜精准确定肿瘤切除大小和范围,帮助医生实现安全范围操作。“机器人在术中可以提供导航和精细操作,误差仅达0.1毫米,移动的最小范围可达0.1毫米。”白洪亮指出,相对于人手的晃动,机器人可以非常稳定地实现安全操作。

因此,机器人大幅提升了手术中的安全性。比如在传统手术中,颅内多发肿瘤的处理难度很大,一旦手术创伤过大,就会对患者脑功能产生影响。而机器人可以利用激光探头导航,在颅脑狭窄的视野空间中为医生实时显示肿瘤切除范围和大小,判断手术位置。在颅脑穿刺过程中,往往会经过大脑很多组织和结构。因此,医生会利用医学机器人在三维层面调整手术方案,避开会造成大出血的关键部位。此外,医学机器人还能帮助医生实施精准的3D化疗以及干细胞植入技术,保证药物能在1到2毫米的位置上发生作用,大大提升手术安全性。

在癫痫病灶的定位中,医学机器人的发挥空间更大。白洪亮指出,癫痫发作具有多种原因,肿瘤、创伤、出血等,明确病灶才能利于治疗。但是,很多患者的病灶很难定位,这就需要植入电极采集电生理信号,辅助定位。如果使用传统方法,每位患者植入10个电极约需6小时,而使用机器人植入仅需1个小时,可以大大减少手术时间,并减少患者术中麻酥时间,从而缩短创后康复时间。

在机器人辅助下,医生的手术速度更快。“以前,双侧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植入约需1.5至2小时,在机器人ROSA的辅助下,大概在1小时左右。”白洪亮指出,医学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减少手术时间,也减少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真正助推了神经外科的精准性;对于患者而言,能够接受更加精准微创的治疗,并减少身体损伤,受益匪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