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7 9:46:49
选择字号:
字条背后的人文关怀

 

■陈彬

不久前,有网友称在长沙理工大学见到一件很暖心的事。在扔垃圾时,该网友发现一个塑料袋上贴着一张小纸片。原来是有学生不小心打碎玻璃杯子,怕阿姨清洁时割破手,特意没扔到桶里,而是放在一个很高的绿色桶盖上,并贴上纸条提醒阿姨小心。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足以温暖寒冬里的校园。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近些年围绕宿管阿姨与学生之间的故事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其中,有宿管阿姨对学生搞怪但善意的提醒,也有在毕业典礼上,学生们对阿姨表达集中的感谢之情。这些或使人开心一笑,或使人心中一暖的事件,大多属于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情感表达,情感虽强烈,却缺乏指向性。换句话说,也许在毕业典礼上刚刚喊出“阿姨谢谢你”的年轻学生,却会在第二天对走过身边的宿管人员视而不见,甚至报以白眼。

学生与阿姨之间往往缺乏更直接、更点对点的沟通、交流以及情感表达。而这张贴在垃圾袋上的小纸片恰恰体现了这一点,这也是这件小事的宝贵之处。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提一下高校对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

近年来,高校其实一直在强调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社团组织层面,几乎每一所高校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这当然是件好事,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这种培养常常会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常常只注重所谓志愿活动的规模和声势,而对于学生个体在这一活动中究竟受到多少教育,却很难有一个保证。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将视角由校外转移到校内,转移到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宿管阿姨身上?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与阿姨们面对面接触,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辛、感受她们内心的热情与善良,借此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爱之情。或许,这种更加日常化、更加“零距离”的点滴接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也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国科学报》 (2017-01-17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