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4 14:21:18
选择字号:
华北地下水超采区亟待发展适水农业

 康绍忠

■本报记者 高长安 秦志伟

“结合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尤其是黑龙港地区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应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康绍忠教授表示。

日前,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华北地区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成员赴河北省沧州市、衡水市调研并召开专家咨询会,康绍忠院士是课题主持人之一。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存在水资源制约、周年高产难以持续、肥药不合理投入及面源污染、农业灾害多发频发、农业低效不稳等区域特有的问题。据介绍,该课题组系统研究该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国家现代农业功能区布局,深入分析华北地区农业节水潜力、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康绍忠介绍,项目组基于对该区自然及经济社会条件分析,认识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整体把握该地区粮食产业与粮食安全现状及水平;基于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与水体环境容量,提出华北地区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与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战略;基于对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的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结合课题对华北地区水土资源、肥药利用及面源污染、农业灾害、粮食产量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提出华北地区绿色节水背景下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

华北地区粮食主产区离不开地下水的保障,黄河以北主产区地下水利用濒临危机,难以持续。当前,国家实施的节水限采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每年几十亿元资金投入的节水限采数量有限,其节约单方水的成本远远大于南水北调水量的价格。

“在节水限采补贴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难以落实的问题。”康绍忠表示,因此目前的这种节水限采补贴政策是否可以适当调整,是否可以把节水限采补贴直接用于南水北调的水价补贴,充分发挥南水北调规划的生态功能,用足南水北调给予河北的分水指标,把目前没有用够的南水北调水作为生态补水,维系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康绍忠认为,当前,应重新认识冬小麦的生态功能,不宜大规模压缩小麦种植面积,而应以水限产,发展半旱地农业,适当压缩小麦产量,通过提高品质保障农民收入,压减的少量小麦产量由区域南部的山东、河南补充。此外,目前区域内的蔬菜产能远大于需求,耗水较多,浪费较大,应适当压缩高耗水蔬菜产能。

当前,从世界发达国家农艺节水的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的仅仅追求单产最高的丰水高产型农业正在向节水高效优质型农业转变,作物灌溉用水也由传统的“丰水高产型灌溉”向“节水优产型非充分灌溉”转变。

康绍忠在会上表示,要加大农艺节水和生物节水技术的标准化、模式化和规模化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农艺节水技术紧密结合,提高农业节水工程质量标准,健全农业节水技术服务建设,通过提高农业水利用效率促进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加强地下水开采的监测监控,建立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地下水监控系统,确定地下水开采阈值,以水定电,以电控水,实行水资源总量和强度控制,完善和健全管理机制,通过水权改革促进种植结构向低耗水和高效用水型转变。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考虑气候变化,研究地下水允许开采阈值,确定合理的适水种植模式,培育抗旱型和水分高效利用型作物新品种,研发实用的高效节水技术模式,探讨通过节本增效提高当地适水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途径。”康绍忠说。

会议期间,项目组成员在康绍忠的率领下,考察了沧州市东光县找王镇塚孙村的千成纺织有限公司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专业种植公司+普通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等。

《中国科学报》 (2017-01-04 第5版 农业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