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何志勇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9/28 18:40:31
选择字号:
科技小院的“最后一公里”故事

 

八年前,入住曲周科技小院的首位研究生曹国鑫在村屋里苦苦纠结着“在农村能写出毕业论文吗?能顺利毕业吗?将来又能做什么?”等问题。

然而就在日前,一篇题为《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的研究论文在《自然》上发表了。这一成果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4名研究人员经过8年合作研究完成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张卫峰和曹国鑫为共同第一作者,教授张福锁为通讯作者。

曹国鑫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不但顺利地完成了研究生学业,还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现在世界顶尖期刊杂志上。

这是一个诞生于科技小院的故事。

给农民带来福音

“你种地能种得过我吗?”初到河北省曲周县的曹国鑫总是被农民问到这样的问题。农民对大学生的怀疑,也让这位年轻人暗自“较劲”。

曲周曾是有名的盐碱滩,经过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实现了粮食自给,但如何进一步实现绿色增产和农民增收仍面临巨大挑战。选定曲周作为科技小院的首站,也寄托了中国农大科技兴农的决心。

曹国鑫和雷友两名研究生进驻科技小院后,忙前忙后,与当地农技人员一道为农民提供科技指导。当年秋天,在科技小院的指导下,北油村村民吕福林就成为了玉米高产“状元”。一时间,当地农民争相加入到高产创建活动中。

从2009年到2015年,在科技小院的帮助下,曲周40万亩小麦、玉米每年增产粮食1.15亿公斤,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盛赞为“‘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作为科技小院的创始人,张福锁当初将其命名为“小院”,寄托了接地气、与农民打成一片之意。“我们的技术很理想,但对于农民的成本、人力往往并不是最划算的,最好的设计不是拿着实验室里的精确方案给农民,而是与最底层的现实结合起来。”

张卫峰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针对当地的土质,科技小院提供的方案是深耕加旋耕,农民根据实际经验对方案进行了调整,结果每亩农田比原来节省了53元钱,修改后的技术在产量上也有了大幅提升。参与式的技术创新使得不少农民还成长为“科技农民”,不仅收获了高产,还获得了尊严。

据介绍,自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共建第一个科技小院以来,目前已在全国23个省市(区)建立81个科技小院。先后有30多名教师和200多名研究生进驻科技小院,平均每人每年在驻小院时间长达200多天。

“科技小院解决了科技到生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曲周县政协主席胡耀东如是说。

创新育人模式

刚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资环学院研究生李建丽就接到导师的电话:让她收拾行囊去山东德州一个小县城的村里“蹲点”。

“你一个小姑娘上研究生,去村里干什么?”男友不解地问李建丽。在导师的催促下,带着纠结的心情,她赶到了乐陵科技小院报到。

乐陵号称“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但长期以来,裂果问题让当地蒙受了巨大损失。对于李建丽这样一个本科非农专业出身的“女娃娃”,当地农业局领导开始有点儿“看不上”。

可是李建丽不服输,牛奶防裂果、枣袋防裂果、结合工具施用专用肥防裂果……两年多,她往返于小院和实验室之间,步步“升级”自己的防裂果技术,每次技术升级都为她带来论文的发表。截至目前,她已经发表了三篇科研论文。而她也从当初那个“不被看好”的女娃娃,被任命为朱集镇科技副镇长。在农业局的推荐下,通过电视台给全县10万枣农宣讲防裂果实用技术。

如今,李建丽依然在为农民服务,只不过这一回,她是为了解决小枣大丰收销售难的问题。2015年,她开起了淘宝店帮农民卖枣,销量不错。今年3月,学校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她的项目顺利进入十强,获得了对接企业投资的机会。

据张福锁介绍,经过8年探索,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已经有了清晰路径,这就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培养:每年四五月招生后,就让研究生提前进入小院,参与小院活动或组织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9月份回到学校,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学期的课程学习,确定研究和示范方案;次年回到小院完成研究、技术示范、驻村服务;最后一个学期回校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像李建丽一样优秀的学生还有很多。8年来,已经有近100名研究生从科技小院走向社会,无论是社会贡献,还是论文发表,他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有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高价订购”。

“科技小院的作用就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作用,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于一体。”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如此评价。

选对传播途径

回想起初到小院被农民问“你种地能种得过我?”的尴尬,曹国鑫说,服务农民的第一步是跟农民套近乎,导师给他支了一招——去农民家吃饭,而且是农民主动邀请的。

“第一顿饭吃得‘死皮赖脸’,第二顿饭是农民出于对我选对种子、肥料的感激,第三顿饭他们把我们当作自家人,还邀请我主持婚礼。”曹国鑫回忆道。

绝大部分农户受教育程度低、对技术接受能力差制约了技术的应用,科技小院就建立了“提升农户兴趣—强化信息传播—建立农户信任—实时决策咨询”的新型技术扩散途径。

农民不喜欢读书看报,小院就在村头树立起科技长廊、给农户家里发放科技日历;农民们爱热闹,小院在村里开展舞蹈、识字班等文化活动培养与农户的信任度。

在与农民的积极互动下,科技小院还创建了“土地不流转,也能规模化”的大方操作模式,解决了地块狭小、分散经验在技术应用上的老大难问题;与政府、企业建立了自主参与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如推动政府对深耕推广难设立了每亩30元补贴,用专用肥等标签区分科技产品和普通产品,帮助农民正确选择。

如今,科技小院的模式不仅在全国23个省、直辖市内推广,还触动了世界。2009年以来,仅曲周科技小院就接待了来自美、法、德、英等10余个国家的院士、专家考察,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列为全球发展范例。

《自然》杂志审稿人、国际小农户研究专家吉勒盛赞其扎根农村助推小农户增产增效的创新模式是“全球最成功的典型案例”。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