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张欣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6/9/13 8:37:07
选择字号:
河北地质大学发现首个天然大地震可见震源遗迹

本报讯(记者高长安 通讯员张欣)记者日前从河北地质大学获悉,该校陈志耕团队在东秦岭熊耳山南麓发现了一个形成于2.168亿年前的前古地震震源遗迹。相关成果发表于《地质学报》。

2010年,陈志耕在东秦岭开展矿床地质研究时,发现不同类型的隐爆角砾岩按照一定规律分布。通过分析研究,他认为这个震源遗迹形成于两亿多年前,并且发生于当时地表10公里以下,隐爆总能量约为1.55×1017焦耳、震级达到7级,后来经过地壳构造运动抬升与风化剥蚀,最终出露于地表。

据了解,世界上90%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而根据陈志耕收集的相关数据,东秦岭大地震与构造作用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证据将这一地震指向了隐爆地震。

多位专家结合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机构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检索查新结果认为,该震源遗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第一个天然大地震的可见震源遗迹。该发现首次为“隐爆地震成因”类型提供了实例依据,并为该类地震成因机制乃至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可见以及可直接研究的震源实体。

《中国科学报》 (2016-09-1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