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9/12 17:26:59
选择字号:
钢铁去产能:消弭过剩产能 钢铁业取道智能

 

今年G20峰会再次将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抛上议程。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上重申“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的目标,并强调“中国在去产能方面力度最大、措施最实,说到就会做到”。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化解过剩钢铁产能方面虽然已获得初步成效,但去产能任务仍很艰巨。G20峰会之后,我国钢铁去产能将会更加紧锣密鼓地进行。如何才能让产能过剩的钢铁业柳暗花明?在9月10日于北京召开的2016(第五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业界试图找到答案。

去产能任务仍艰巨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整体放缓,钢铁工业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去年,以“产能过剩”为突出表象的中国钢铁业结构失衡矛盾集中爆发,国内101家大中型钢企亏损率高达50.5%。

今年年初,我国推出了去产能目标——用5年时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亿~1.5亿吨。之后,国家在稳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等方面陆续出台宏观政策,钢铁行业整体情况也有所好转。

其中,钢材去库存的效果就十分明显。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6月末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338万吨,同比下降437万吨,降幅24.63%。

钢材库存的大幅下降也对钢材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到今年4月末,钢材总体价格指数最高涨至84.66点,钢材价格指数首次高于去年同期。

“随着钢材市场回暖、价格回升以及企业大力降本增效,今年以来钢铁亏损额、亏损面均大幅减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表示,钢铁企业效益逐月好转,3月份实现当月盈利,5月份实现累计盈利,逐步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虽然当前钢材价格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处于低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钢铁产能过剩严重,因此淘汰过剩产能仍是钢铁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他预计“十三五”期间,需淘汰过剩产能1.5亿吨左右,具体到2016年需淘汰4500万吨。

可以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使得钢铁需求的增速放缓,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李新创表示,随着中国钢材消费量的大幅下降,尽管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其他新兴国家钢材消费量增长,但整个地区的消费量仍呈下降趋势,2020年亚洲钢材消费量为9.4亿吨,比2015年下降4000万吨;到2030年消费量继续下降至8.9亿吨,继续下降4450万吨。其他地区的钢材消费量有增有降,但消费总量变化不大。

另外,李新创分析,中国粗钢生产已处于峰值弧顶下行区,从中长期、整体的角度来看,已经呈现“弧顶+下降通道”的走势,但不排除个别年份的波动回升。生铁生产呈现同样的特点,且随着废钢资源量的逐步增加,生铁产量在长周期内的平均下降速度将比粗钢要快。从长周期角度,焦炭、铁矿需求处于进入下行通道的转折阶段。

“基于全球钢材消费在5~15年的中长期间内仍将小幅增长的判断,考虑中国铁矿需求下降的影响,和其他地区铁矿增量需求的影响,总体判断,未来全球铁矿需求呈现波动缓降的大趋势,但仍将保持在较高位。”李新创说。

转型智能制造

如何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智能制造有望成为重要着力点。

钢铁作为基础性原材料,经济性是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的。然而,钢铁的用途千差万别,用户需求差异很大,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钢铁行业。这不仅导致生产组织困难,还造成成本和库存上升、成材率和质量下降、交货期延长等问题。

在李新创看来,个性化、定制化、多品种、小批量是钢铁企业生产组织的必然趋势。智能制造将钢铁生产模式由大规模生产转为大规模定制,一方面能够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引领钢铁产品向中高端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宝钢集团就是钢铁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日前,宝钢股份热轧1580智能车间改造提升正式启动,项目计划于2017年完成。项目完成后,预计能源利用率、全自动轧钢率和劳动效率将分别提升5%、6%和10%,成本下降20%。

“我们在积极寻找钢铁行业转型的路径,智慧制造的前景和潜在的利益与钢铁行业的发展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改善部高级经理沈立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宝钢的构想就是要建立一个全透明的数字化钢厂,逐步在数字化空间里建设一个与现实并行一致的虚拟工厂,实现快速响应并满足个性化需求,且交付高品质产品的制造模式。

李新创表示,钢铁智能制造的目标就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两化”深入融合。研发具有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生产组织、过程优化、质量全程管控、市场动态反馈等多重功能的钢铁全流程智能制造系统,提升钢铁制造过程中新钢种高效研发能力、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能力、柔性化生产组织能力、能效成本综合控制能力,实现产品规模化生产与定制式制造相融合的钢铁智能化制造。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推动大规模智能定制,从而实现钢铁行业集约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突破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将成为未来钢铁企业抓牢用户,增加利润、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

实施路径

钢铁业推进智能制造,要落实这一思想并不容易,核心技术及智能系统创新能力欠缺就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李新创称,目前,钢铁行业集中度低造成的智能管控改造难度较大,另外,政府资金支持有限、企业机制体制创新能力不足、智能化专业人才匮乏都是钢铁产业智能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为此,李新创指出,钢铁智能制造实施路径应该是以SCM、CRM、ERP、MES、EC等系统的有效集成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原料供给与产品需求,实现形成以客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的智能制造体系。

目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已经参与建设了国内首个钢铁企业MES系统、国内钢铁企业首个APS系统,以及国内首个散货码头APS等重要工程项目。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则提出利用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优势,引导下一代钢铁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革新。他建议将无线泛在感知网络技术应用于钢铁生产领域,利用下一代网络的开放性和无所不在的人机交互性,构建钢铁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另外,开发安全、智能、有效的基于物联网的下一代钢铁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除了具备过程设定与控制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备快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优化、上下级系统与上下级工序的优化协调、能量流网络化、物料智能跟踪与质量跟踪等功能。

“通过该系统的开发,培养适用于下一代无线网络和物联网钢铁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二次开发的优秀人才。”干勇补充道。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