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静 陈欢欢 马卓敏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9/12 17:22:58
选择字号:
科普之困:走下神坛 更具活力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听起来“高大上”。其主办的“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却颇接地气,在成立之后迅速吸粉,粉丝不乏中小学生和全职主妇。

一位全职太太这样评价:“通过这个公众号,很多过去感觉深奥神秘的物理问题,也能读一些了,渐渐理解了科学家们所做的事情。”

中科院物理所综合处处长魏红祥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近2年的运行数据显示,走下神坛、走进民间才是真正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科普。

如何精准定位、抓住受众需求也成为所有科学媒体人共同的课题。

传统媒体的科普困惑

自己通过采访主流科学家采写的原创科普文章传播效果不佳,而微博微信上一些耸人听闻的“伪科学”却能获得极高的阅读量,这一问题已经困扰媒体人王汐(化名)很久了。

“传统媒体的科普之路何在?”王汐自问。

在她看来,科普在中国并非没有受众,只不过,如今人们更愿意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科学,使其俨然成为媒介的科普主力军。而传统科学媒体人由于在专业等方面的局限性,有时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科学的本质,甚至只局限于某些科学家的受众范围内,因此也很难启迪人们的科学思维。

“所以,我认为今后的科学传播更应该注重普通受众的需求。”王汐认为,科学传播应该更注重引导人们理解和认识科学,激发人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传播者应该积极倡导全社会力量来热爱科学事业,支持科学发展。

对于传统科学媒体工作者的作品并不能形成良好传播效果的问题,王汐表示,这与传统媒体不能判断受众喜好息息相关。“当我们不能判断受众喜好的时候,也说明了我们的科学素养的局限性,应该学习一些科学自媒体或网媒的成功经验,将自己的专业素质尽可能更贴近那些网络关注度高的科学传播者的水平,提升传统媒体的科学普及地位。”

贴合潮流做科普

果壳网就是王汐提到的如今的“科普主力军”之一。今年春节期间,果壳网发布的引力波科普文章在微信推送不到24小时,阅读数就达到了 200万。

对于果壳的“心路历程”,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国内的科普环境越来越好——政府支持民间科普机构更多地参与政府项目;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参与进来;大众也越来越重视培养科学素质。

但是,国内科普也面临三大挑战,第一,同西方重视“为什么”的科普理念相比,国内还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更关心既得结论;第二,人们的时间越来越趋于碎片化,科学传播如何捕捉人们的注意力?第三,对于在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科普如何把握科学和有趣之间微妙的平衡点,使其更贴合潮流趋势?

针对这些困惑,果壳网采取了多元化的创作方式和传播渠道,如自己做实验、拍脱口秀、举办线下沙龙等。春节前夕,果壳实验室的年轻创客们自制抢红包机器人,引发热议,随后他们又公开了研发数据,激发了更多人对科技和创客的关注。

为了增强互动性,果壳网还推出了以自然科学技术为主的问答社区——“果壳问答”。截止2016年4月,果壳问答已经产生了18万多条问题,57万多条回答,300多名专业且活跃的核心网友,每天产生优质答案上百条。在相关的领域需要可靠回答的受众可以在这里寻找科学、准确、易懂的答案。

该负责人表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科普这件曾经枯燥的事情,推向趣味和富有活力的方向,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也帮助科普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展示。”

放下身段做科普

8月16日,我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当天推出系列漫画,让读者一图看懂量子卫星的工作原理。这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文章成为当月最热门文章。

熟悉这个公众号的读者都知道,该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并不拘泥于凝聚态物理,而是拓展到物理学的多个领域,甚至囊括数学、化学、生物、计算机等领域。且栏目很接地气,即便普通人,也能读懂一些科学热点问题。

目前,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的栏目包括“问答”、“正经玩”、“线上开放日”、“进展”、“公开课”等等。在“问答”栏目中,公众可以直接向科学家提问,由公众号转发给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其中很多提问已经得到回应。带孩子玩科学实验的“正经玩”栏目,每周六推出一个适合全家一起动手的科学实验游戏,寓教于乐。在“科学热点”栏目,公众号邀请科学家撰写科普文章以飨读者,例如对诺贝尔奖的解读等,同时穿插诺奖轶事,使得这个专题既有专业性又有趣味性。

魏红祥表示,该公众号在定位时就将目标受众从专业科研人员延展为物理学及科学爱好者,推送内容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阅读体验。

“虽然这是一个树立物理所形象的平台,但不是物理所的信息发布窗口。科学的世界原本就是相通的,帮助公众了解世界、增长知识、爱上科学才是一个科学传播平台的真正职责所在。” 魏红祥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