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是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乃至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8月12日,首部专门为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定制的专家共识——《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由亚洲心脏病学会、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组织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多位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联合制定,并得到了默沙东中国支持。
左心室肥厚是一种心室壁增厚、心肌重量增加和心肌重塑的心肌变化现象,是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充血性心衰、中风或暂时缺血性心脏病乃至猝死的独立风险因素。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有 2.7亿,而高血压患者中,合并左心室肥厚比例高达42.8%。
亚洲心脏病学会主席、心血管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霍勇教授表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面临更大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心律失常风险、房颤风险、脑血管事件风险、全因死亡风险。此次《共识》的推出,将对亚洲范围内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规范化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将更好地指导中国心血管医生的临床实践。
《共识》主要参考了亚洲相关指南、以亚洲人群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数据,并且纳入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从诊断方法到药物治疗,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进行了阐述与推荐。
《共识》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与危害、诊断方法和诊断流程、治疗策略、临床管理推荐及患者随访,六大方面逐一解析。明确了普通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诊断路径;指出了心电图、ECHO以及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三种检查方法在左心室肥厚诊断中的不同临床意义;治疗策略方面,《共识》结合多个国内外高血压指南,指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应接受降压治疗,并把血压目标设为<140/90mmHg。
药物治疗方面,《共识》指出虽然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左心室肥厚,但作用机制和效果不同,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在有效控制血压达标的同时,应针对高血压引起左心室肥厚的发病机制,优选具有逆转左心室肥厚并改善患者预后、循证医学证据充分的药物。目前RAAS阻断剂的证据最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教授表示:“左心室肥厚是可逆的,临床获益多。依据一项名为在氯沙坦干预以减少终点事件的研究(LIFE研究),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显著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筛查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并积极干预。”
LIFE研究由《柳叶刀》权威发布,是全球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人群中进行的前瞻性心血管终点研究。纳入9193例心电图诊断的LVH 的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以氯沙坦或阿替洛尔为基础的降压治疗。终点事件或随访结束时50%的患者使用氯沙坦100mg(平均剂量82mg),在不达标的情况下增加氢氯噻嗪,结果显示在降压水平相当的前提下,氯沙坦较阿替洛尔有更强的逆转LVH 的效果,并进一步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及心血管病死亡的复合终点风险 13% 以及脑卒中风险25 %,同时显著降低新发心房颤动风险33%和新发糖尿病风险25 %。
《共识》支持方默沙东中国表示:“此次支持《共识》的编撰及发布,不仅体现了默沙东对中国高血压及慢性防治领域的持续支持,同时体现了我们‘患者为先’、更好地帮助亚洲高血压患者接受更加规范的治疗,提高生命质量的决心。”(朱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