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科平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8/1 0:15:27
选择字号:
评论:打破阻碍创新的层层枷锁

 

“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创新成为发展的唯一出路。“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对中国创新的期许,更是一份时不我待的盛世危言。

而在所有创新要素中,人是最为关键的节点。让创新成为科技人员的内生动力,首先要打破的就是阻碍和束缚创新的层层枷锁。

减少行政干预,还科研以本来的颜色。

目前,我国某些职能部门利用手中分配资源的权力与便利,争相扮演裁判员角色,通过各种评估、评比以及各种科研项目和人才项目评审等形式,对科研活动进行过度的行政干预,严重阻碍了科研进程,扰乱了学术秩序。要调动起科研人员创新的热情,就必须终结外在的行政干预,让科研人员摆脱仰人鼻息的状态,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权,还科研以本来的色彩和活力。

重建评价体系,还科研以自身的轨迹。

不知从何时起,发SCI论文成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普世追求。一些院校的领导甚至还会给出一份“正面清单”,不管成果有多好,若所发论文不能进入这份清单,基本与评职称和年终奖无缘。与此同时,发论文也成了很多非科研机构的考核指标。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是在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攻关等多种科研类型后作出的考量,而不是用一套标准套住所有人。不仅如此,优质的科技评价还应表现“动态”而非“静态”的特征。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位创新者得到最为公允的评价。

加快成果转化,还科研人起步的动力。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之后,并非如预期般激发出科研人员拥抱市场的热潮。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分配机制和乱象丛生的产权保护规约,很多科研人员坦言:想用自己手里的技术换钱,真不是件容易事。此外,由于长期“与市隔绝”,科研人员并不知道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是什么。加之成果转化工作往往被视为“搞副业”,很难纳入单位年度考核指标,因此很多人宁愿“固守田园”。让科研人员拥有“获得感”是政府的厚重承诺,但如果不能打破现行的价值导向,重塑市场的规则与秩序,科技成果落地将依然举步维艰。

改革科研管理,还科研人应有的身份。

长期以来,对公务人员与科研人员“一视同仁”,是中国科研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尽管科技体制改革呼吁多年,但当下对科研人员的管理仍沿袭“参公管理”的老路子。学术交流受阻、资料获取不畅、各种复杂专业的报销制度,更是消耗了科研人员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让很多人常年有一种走在悬崖边上的感觉。在问责与民主日益强化的今天,必要的监管机制需要存在,但前提是卡位精准,去掉附加在科研人员身上的错位标识,尊重科研活动的特殊规律。

培植创新文化,还科研以本来的土壤。

科学研究充满了不确定性。据有关统计,科研创新失败率高达90%。在科研活动尤其是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中,会有很多意外和变数。然而,弥散在社会文化中的急功近利,却在慢慢扼杀创新的基因。对于成果大肆宣传,对于失败则冷眼以对,甚至切断经费来源,在这样的环境下,试问还有多少人愿意或者敢走上布满荆棘的创新之路。创新,不是科研人员的独角戏,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理解与认同。建立容忍失败与敢于试错的文化,亦是对创新莫大的鼓励。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